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21-08-17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是中國傳媒大學2019年編導初試真題解析(哲學部分),大家可以參考
10. “反者道之動”是道家對事物變化規律的認識。下列說法中不能表達此認識的是
A. 道法自然 B.禍分,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C.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D.物極必反。
11. "關于道,老子有這樣的說法:“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
A. 道是無法命名的,是無法用語音來進行規定的。
B. 道指的是最先存在的那個事物的名字。
C. 每一個事物都可以有一個名字,道不是一個事物,所以它沒有名字。
D. 道不是一個如“桌子”“水”一樣的名字,而只是一個指稱。
12. 《孟子 公孫丑》在論述“人性本善”時,提出了“四端”的說法。此“四端”是指
A. 是非之心,敬畏之心,辭讓之心,惻隱之心
B. 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敬畏之心、羞惡之心
C. 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
D. 恭敬之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敬畏之心。
13.王陽明學問的核心觀念,可以概括為“致良知”。下列說法不符 合王陽明原意的是
A. 良知就是一個人本心的表現,“致良知”是指在生活中遵從自己的本心而行事。
B.良知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有的,人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掌握大量的知識,最后融
會貫通,才能做到有良知。
C.“致良知”必須在具體的事務當中進行,而不只是在心中冥想。
D.要達到“致良知”,必須先明白自己的良知,然后以誠敬的態度保持它。
14.莊子《逍遙游》的主題,可以概括為“自由”。對此主題的理解,下列說法最接近莊子
原意的是
A.大鵬展翅九萬里,小鳥只飛樹般高,但它們都是按照自己的本性在飛翔,所以并沒有高下之分,都是絕對自由的。
B.列子并不借助人造的飛行工具,而是借助自然之力御風而飛,突破了人天生不能飛翔的局限,因而是絕對自由的。
C.一個人知曉人世間的榮辱是非,但是并不受其左右,而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他是絕對自由的。
D.當一個人泯滅大與小、是與非、榮與辱、人與物的界限時,他就能夠做到與自然同一,順其自然地行事,他是絕對自由的。
15.儒家經典《大學》被認為是重要的學習入門書,其中提出的進德修身的所謂“三綱領”、
“八條目”,依次是指
A. 親民、明明德、止于至善: 格物、窮理、正心、誠意、齊家、修身、治國、平天下。
B.明明德、 親民、止于至善: 窮理、格物、誠意、正心、齊家、修身、治國、平天下。
C.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D.親民、明明德、止于至善: 致知、格物、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哲學參考答案:
10.A 11.B 12.C 13.B 14.D 15.C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