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12-24
是聲音的造型語言。《地下》一片含有非常豐富的影視音樂元素,導演本人即是“無煙樂隊”的樂手,影片中運用了大量配樂,成為影片中最為重要的聲音造型語言,與畫面形成有機的結合。
1。音樂的氛圍和象征。在佩塔周圍總是圍繞著他的爵士樂隊,唯一例外的是影片開頭樂隊在佩塔回家之后,繼續簇擁馬路可前行,顯然這是為劇情所限。此后,樂隊只要一出現,必定有佩塔的身影。在俱樂部的打斗戲中,始終伴隨著電影開場時的音樂,在稍后婚禮一場戲中會發現,就連佩塔去小便時,樂隊也緊緊跟隨著他,達到了非常夸張的地步,喧鬧的音樂聲便成為佩塔性格的真實寫照,也對影片癲狂不羈的風格起到了烘托作用。
2。音樂的反諷與間離。佩塔受傷被送入地下室后,馬路可與娜塔麗婭的交往就被掃清了障礙,表現他們關系開始的這一場戲在全片中顯得相當突出《地下》從頭至尾給人的感覺就是喧鬧不已,人物似乎總是處在亢奮之中,但是,只有這一場戲中留聲機放出的音樂是如此安靜,使這一場戲帶有莫名的抒情氣氛。馬路可則開始他吟詩的拿手好戲,并在不時的轟炸聲中,伴隨著留聲機中的抒情音樂翩翩起舞,娜塔麗婭難以抗拒馬路可的花言巧語,最終倒向了馬路可的懷抱,上演了一幕南斯拉夫版的《傾城之戀》。按說導演對這一場面的浪漫抒情化表現,應有著他的主觀意圖,確實這一場面似乎與一般愛情影片中的浪漫場面別無二致,或許需要將這一場面與后面兩人的場景進行對比,才能顯示出意義,娜塔麗婭在以后的劇情中,總是一副搔首弄姿的表現,與馬路可單獨在一起的兩段戲都是情欲戲,與這一場戲中她的故作清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尤其是她假意說自己不會飲酒的嬌羞狀與后面的酗酒事實相比,暗含了導演對她的嘲諷,抒情的音樂在這里起到了反效果。
馬路可與娜塔麗婭之間的另一場激情戲,始終在頗具誘惑性的電子音樂聲中進行,而這次的音樂與前面兩人相擁曼舞的留聲機音樂不同,不是來自現實的有源聲音,而是外在的配樂,至少影片中沒有出現留聲機。這場激情戲,最終被地下冒上來的軍火打斷,因此,音樂在這場戲中帶有間離效果。
3。音樂的抒情功能。盡管整部影片顯得喧鬧不已,但是,音樂也承擔著傳統的抒情功能。地下婚禮舉行時,整場幾乎都為喧囂的樂聲所包圍,不過開頭新娘飛舞的象征化場面,樂隊則奏著較舒緩的音樂。影片后半部分,當醫生告知伊那“二戰”早已結束,他被他的親哥哥欺騙了時,影片響起悲愴的音樂,并引起他嘔吐的劇烈生理反應。
4。聲畫游離。二戰時期德國的名曲《莉莉瑪蓮》多次出現在影片中。馬路可與娜塔麗婭炸毀地下室,馬路可又一次搖起警報器,響起《莉莉瑪蓮》的音樂,但是,《莉莉瑪蓮》樂曲不僅僅出現在地下室群眾匆忙隱蔽的畫面之上,而且,一直延續到下一個畫面,即鐵托的葬禮,并持續到鐵托葬禮的結束,莊嚴的領導人葬禮畫面配的竟是納粹占領時期的流行歌曲,造成了明顯的聲畫游離。《莉莉瑪蓮》在影片中多次運用,每一次都造成不真實感。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