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12-10
本篇給大家介紹的文藝常識是諸子百家中的名家。小編知道編導藝考生們在中影人進行編導培訓的時候老師們都強調過文藝常識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積累,才能更好的面對編導的統考和校考。
名家
名家注重辯論“名”與“實”之間的關系,是一種邏輯學。名家與各家不同之處,正是在于“正名實”的方法。他們主要是以邏輯原理來分析事物,而辯的內容,又多半是與政治實務無關的哲學問題。因此,名家的理論在中國五千年來的學術沿傳里,一直被冠上一個“詭辯”的惡名。
名家的沒落,除了因為不受上位者的支持外,也因弟子們無能出前人的創新主張。
代表人物:公孫龍、惠施
公孫龍
公孫龍(約公元前325-前250年)魏(今河南省北部)人,或曰趙(今山西南部)人,有傳字子秉。生平與莊子、惠施、孟子、鄒衍同時。公孫龍因為是“專決于名”,執名為實,他的辯論主要是語言的自身所展開,離開了具體、經驗的事物辯論。
公孫龍善為同異之辯,達巔峰的境界,其主要辯論有:白馬論、指物論、堅白論、名實論等。
惠施
惠施,宋(今河南商丘)人,戰國中期宋國著名學者,名家鼻祖,與莊子為友,曾做過魏(梁惠王)的相國;后惠施聯合齊、楚的活動遭到失敗,被張儀驅逐。
惠施才思敏捷,博學善辯,長于雄辯與邏輯推理,曾與桓團、公孫龍等辯者掀起了名辯的高潮,故有“惠施以之辯給,萬石以之訥慎”。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