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壓縮 如蘇聯(lián)導演塔爾柯夫斯基的名片《伊萬的童年》片尾,出現(xiàn)新聞片鏡頭法西斯宣傳" />
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fā)布時間:2018-11-20
再造時間,即是影視時間的藝術創(chuàng)造,它具有影視創(chuàng)新和影視美學上的重大意義。
一、時間壓縮
如蘇聯(lián)導演塔爾柯夫斯基的名片《伊萬的童年》片尾,出現(xiàn)新聞片鏡頭法西斯宣傳部長戈培爾燒焦的尸體,他親手殺死的自己孩子的尸體,伊萬的童年被戰(zhàn)事扭曲了,法西斯頭子希特勒和幫兇也沒有好下場,以此點明了影片復仇的主題。這是把個人時間和歷史時間壓縮在一起的藝術手法。
又如影片《公民凱恩》中,表現(xiàn)凱恩夫婦進餐與談話那場戲,用了3個鏡頭,含火車車廂開動的時光流逝的鏡頭。他們從結婚到感情破裂,跨越了16年。
開始兩人親密地共進早餐,一張小桌,食物簡單,服裝樸素。繼而是夫妻兩人的半身,從埋怨到不滿的對話交替鏡頭,兩人的距離拉大,食物豐富,服裝精美。最后,大餐桌,凱恩與艾米莉相距甚遠,盛宴中的食物,華麗的服裝下,掩不住他倆的情感生疏和精神冷漠。
二、時間延伸
在希區(qū)柯克的影片《精神病患者》中,導演用了76個鏡頭,刻畫了精神病患者,在浴室中暴力謀殺了一位借宿者。影片時間用了45秒,卻細膩入微地展現(xiàn)了一場兇殺。
以上這一切都是導演在再造銀幕的時間。一個優(yōu)秀的導演,時間似乎可以像“蘭州拉面”似的可長可短
三、時間瞬間頻閃
1。表現(xiàn)人物、事件在一瞬間的閃回
如伯格曼的影片《野草莓》中,老教授伊薩克在乘車中打起盹來他回到了童年,美麗的莎拉拿小鏡子照他,他看見鏡中的自己又老又丑。莎拉尖酸刻薄地說:“我要同你哥結婚啦。你,一個名營教投,實際上啥也不懂她扔下鏡子,鏡子碎了
2。閃回中的戲劇沖突
法國導演勒內,拍了一部影片叫《玻璃城堡》,它描寫艾芙林和情人雷米在一間旅館相會,本來艾芙林就要趕火車時間的,但偏偏被這場約會耽擱了。
特寫鏡頭:雷米的手表化出火車的時鐘。閃回鏡頭:
(1)小教堂里,停放著艾芙林遺體的棺木,她的丈夫知道耗后十分悲傷。
(2)全景鏡頭:艾芙林發(fā)覺時間已晚,趕火車已來不及了。
(3)中景:雷米說“那改乘飛機吧!”艾芙林與雷米道別。
(4)閃回鏡頭:飛機墜毀。
這種大膽的閃回給觀眾帶來奇特的戲劇沖突。結局是命運之神破壞人們的幸福。
四、時間的倒述
它可以是回憶、思緒、往事回想、想象……它不同于時間瞬間頻閃在于它一定由劇中的人物派生出來。
在表現(xiàn)手法上,它是回憶、回想、想象思緒的起點,也是結束回憶、回想、想象和思緒的終點。如《魂斷藍橋》,整部影片都是主人公英軍上校羅依對往事的回想。回憶的起點和終點保持一致。
五、多視點敘述時間
如影片《羅生門》中,樵夫、僧侶、武士武弘、武士妻貞砂、江洋大盜多襄丸,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敘事時間和視點,形成不同視點、不同立場、不同思想情感的表達。
俄羅斯版的《十二怒漢》,便是“多人一事”的結構,導演要從眾多的“怒漢”眼里來闡明,他們對男孩弒父罪行的不同看法。
如電視劇《好想好想談戀愛》中,通過譚艾琳、黎明朗、毛納、陶春四個女子的生活,四個不同的視點和時間,奏出了豐富多彩的當代女性生活的奏鳴曲。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