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10-19
這篇文章我們給大家帶來的影視音樂知識是音響的功能。
1。表現真實
如約翰·施萊辛格導演的《午夜牛郎》中,男主角喬來到紐約,迫于生活充當了男妓,他第一次勾上女人上床,在床上翻滾,不時壓在床上電視機遙控板上,使其頻道不斷變換,一會兒是商品廣告,一會兒是牧師在教堂布道,還有笑聲、狗吠聲顛來倒去,真實再現了男妓職業的瘋狂和錯亂。
2。表意功能
如在蘇聯電影《攻克柏林》中,影片開始不久,煉鋼勞模安德烈和女教師在美麗的田野里歡樂徜徉時,突然間天上飛機轟鳴,炮彈爆炸田間。影片通過音響告訴觀眾,嚴酷的衛國戰爭開始了,幸福和平的生活已成泡影,安德烈告別心上人參加了保衛祖國的戰爭。
3。聲音使影視藝術成為四維
影視片(劇)拍攝的畫面的長和寬,加上縱深,形成了三維畫面。而聲音的出現和延伸,使影視時間“物化”出新的四維一時間維度,從而使畫面具有六大感,即時代感、時間感、空間感、層次感、速度感和重量感如日本導演中村登的影片《生死戀》中,深愛夏子的大宮,因愛人夏子在一次化學實驗室的爆炸中不幸死去,來到秋雨濛濛、昔日兩人常在此打球的網球場。此刻畫外響起夏子銀鈴般的笑聲和話語聲。這本是大宮的幻覺然而觀眾本能的聯想力,像閃電般地回憶起先前他們目睹的洋溢著青春和歡樂的畫面,這對天生的情侶是那么開心地在那兒打網球。
另一段戲是大宮踱步到夏子家的門口,畫外立即響起:“你回來了!”,你回來了!”的清脆的問候聲觀眾馬上閃現出昔日夏子在門口接待“夫君”的情景,而現實畫面卻是好夢難圓。
這兩段戲聲畫不是同步的現實形態,而是用過去式和未來式的時態相連的聲音,從而使時間的維度向過去和未來延伸,畫面得到充分的擴展。
4。聲音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
意大利導演德·桑蒂斯,在他著名的影片《羅馬十一時》中,表現意大利戰后失業非常嚴重,女人們為了爭奪一個打字員的席位,不惜排成長龍由于樓梯不堪重負,不少婦女摔死在倒塌的樓梯下。
導演巧妙地利用打字機的聲音,來刻畫人物內心當技術不佳的老勒塔打字打得磕磕碰碰時,外面應試者的近景特寫驗上露出焦灼慶幸、蔑視、急不可耐的表情。后來熟練的打字員瑪麗進入房間后,房外傳出機關槍掃射般的快速打字的聲音,而樓梯上閃現出一個個嫉妒、焦急、羨慕、失望的表情。
在羅西里尼導演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中,同屬抵抗運動組織的神父在德軍逼迫下來到審訊室外,他看到自己的戰友,抵抗運動的領導人正遭受著嚴刑拷打,并發出慘叫聲,屋外卻飄來鋼琴彈奏的音樂,更刻骨銘心地加深了他的痛苦。
在蘇聯影片《安娜·卡列尼娜》中,車站,火車停了下來,一個鐵路安全檢查員用錘子敲打輪箍,那雜亂而煩人的音響,大大加劇了車上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哀。
5。聲音的視覺化
聲音還可以進行特技處理。如水聲可化做相關的軍艦;打電話可以變成字母滿天飛;敲銅盤的聲音可以敲出羅馬圣殿;兩人的竊竊私語可以幻化出“楊柳岸曉風殘月”或“鐵馬金戈入夢來”。一句話,聲音可以進行畫面6。聲音的轉場和過渡希區柯克導演的《39級臺階》中,一個女人驚恐張嘴大叫的特寫,將聲音由驚叫聲轉為火車的汽笛聲,然后鏡頭切到一列火車駛出隧道,完成了空間的巧妙轉換。
種聲音非常自然地由另一種聲音代替,一個產婦的叫喊化做令人振奮的樂曲。歡呼一個新生命的誕生一個女人的呼叫聲被悲慘的樂曲所吞沒。
7。聲音的超現實
在美國影片《巴頓·芬克》中,巴頓的注意力集中在旅館墻上的風景畫上,觀眾聽到海鷗的叫聲和海浪聲,好像我們被轉移到了海灘上。
8.靜音
靜音是影視片(劇)藝術的“休止符”
靜音是轉場的催化劑
靜音可撥動優美節奏的琴弦;
靜音是刻畫人物內心的有力手段;
靜音是造勢的前奏;
靜音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總之,導演一定要留意掌握好靜音的藝術。
如費里尼的《八部半》中,影片開頭,無數汽車堵塞街道,然而卻鴉雀無聲其效果是表現”導演”古依多身處于一場噩夢之中
9。聲音的運動或節奏
馬賽爾·馬爾丹在他的名著《電影語言》一書中,舉過這樣的例證,如在影片《不夜城》中,“強盜從紐約大橋的一根橋柱上墜下的鏡頭是用一節漸弱音相配的,而這個漸弱音又以一只巨箱摔落著地的聲音結束”。
而在《夜之門》的最后一段戲中,影片主人公向鐵路上的死者走去,“音樂以一種凄涼的對位配合男主人公在鐵道上走向死亡時的鞋跟磨擦聲。”
在《阿朗人》中,“音樂以有規律的錘擊聲去突出強調阿朗人打石時的偉大、堅毅勞動。”([法]馬賽爾,馬爾丹著:《電影語言),第100頁)
10。聲音的戲劇性處理
在韓國影片《八月照相館》中有這樣一個例子:永元是一位攝影師,他精心為每位到店里照相的顧客留下最美的瞬間。他常常騎著一輛紅色的摩托車在小城里奔馳。摩托車特有的轟鳴聲,與紅色的車體構成了他生命的象征符號。當永元悄無聲息地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摩托車的轟鳴聲也沒有了。
“在表現他和德琳的關系時,摩托車的聲音也起到了很好的戲劇效果。
這場戲的場面調度就是通過對永元摩托車聲音這個元素的運用而獲得戲劇效果的。德琳手里提著一大捆東西在路上走著,十分的吃力,多么希望這時有誰能來幫她一把,而就在這時她聽到遠處傳來很耳熟的永元摩托車的聲音。不啻是根救命稻草,心想永元一定會幫助她的。但永元似乎沒有搭理她,開著摩托車從德琳的身邊呼嘯而過,隨著摩托車的聲音越來越遠,德琳的心也徹底涼了。可就在她徹底絕望的時候,那熟悉的摩托車聲音越來越近,德琳猜到一定是永元趕上來了,十分得意地笑著把手中的重物放在永元的摩托車上一起離去。
在這場戲中,許秦豪導演通過摩托車聲音這個聽覺符號,十分傳神地表現出德琳和水元兩個在戀愛中這種微妙的心理,給觀眾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影視精品讀解》,第46頁)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