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8-21
我們今天分享的內容是【即興評述】,也就是話題評述,很多考生比較陌生。因為這種考核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有很多現實的影子,比如平時聊天時我們對于一些事物看法的口頭交流,但是又沒有人專門做過練習,所以這一考試形式最能夠考察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所以如今越來越多的藝術類院校在進行面試的時候都加入了這一環節,可以說,即興評述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復試期間的分差。
一、即興評述考試形式
給定一個題目,要求考生圍繞題目展開合理的論述,表明態度和觀點,時間大約3-5分鐘。
考試的具體形式,一般情況下是提前10分鐘用抽簽的形式拿到題目,然后依次進場進行述評,而在其他人進場的這10分鐘左右時間,就是考生要做準備的時間。而且在考試過程中,是不允許攜帶電子設備的,甚至紙筆都不允許攜帶。也就是說,考生要做好在沒有任何工具輔助、沒有任何在線信息來源的情況下,僅僅依靠自己的大腦來完成所有的素材搜集、評述構思、框架記憶以及現場的即時應變工作,難度可見一斑。
二、即興評述的考察標準
在藝術類專業考試中,即興評述具體的評分標準是什么?我們可以參照天津師范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考試即興評述的評分標準來看一下。具體如下:“考生要根據抽簽話題的題目,能迅速、條理地組織內部語言,順利完成話題的進入、話題的銜接轉換、話題的結束等過程。觀點鮮明獨特,內容充實、言之有物,邏輯嚴密、結構清晰,傾向明確、目的鮮明。充分運用有聲語言技巧,語言通俗簡潔,生動靈活,語音規范清晰,聲音樸實大方,表達有感染力,有啟發性。”
“如果我們對于這一標準進行分類,無外乎以下幾點:
1、【知識】考察考生的文學知識、社會常識和新聞時事的掌握情況;
這一部分,是對考生平時積累的考察,文學常識較為簡單,社會常識和新聞時事常常交織在一起,考察的是考生在生活中“處處留心”的能力。如果“兩耳不聞窗外事”,那很可能遇到陌生的話題,一旦對話題本身都沒有任何的了解,甚至都沒有聽過,那基本宣告這個環節的考試要以失敗收場了。
一般情況下,出題的話題都是在藝考生的經驗范圍之內的,要么是跟高中生學習生活有關的,要么是跟藝術考試有關的,要么是跟日常生活和重大新聞事件相關的,不會涉及太偏的題目。
所以,在這里要求大家在其他考試科目的復習過程中也要形成“述評意識”,即經常將自己“代入”這一環節當中,比如當復習影視常識的時候復習到“金雞百花獎”時,就可以給自己“加試”:“如果在即興述評的環節問到了這個話題,我該怎么組織思路?”這時可能只需要十分鐘左右,你就可以完成話題的思考過程,而同時,也變相的完成了復習這部分知識、形成自主見解的任務,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2、【分析】考生對話題主題和價值傾向的辨別程度;
這部分能力主要考察辨別能力,即從話題中去判斷什么是重點,以及什么是考官想要得到的答案。不要小看這個部分,這決定著你的論述是否會“跑題”。大家都知道,如果在議論文寫作的時候出現跑題現象,那將是致命的。即興評述同樣涉及跑題的問題。
比如說當你抽到一個話題:“迎接19大,北京快遞實行限運”。我們要判斷考題的設置主題是什么?傾向是什么?這個句子的重點在后半句,即“快遞限運”,而前半句是背景的交待:“19大”,以及價值基調的定性:“迎接”。
所以,如果你的即興評述只對19大進行高談闊論,那么就跑題了,因為話題主題是快遞;如果你認為“限運”是不對的,那么也跑題了,因為話題的價值基調是“迎接”,也就是對“限運”是較為支持和理解的態度。
因此,要知道考官要聽什么答案,把握好主題和價值傾向,不要總想著“出其不意”、“求新取巧”,那很可能讓考官給你給出一個“思想偏激”的不好判斷,得不償失。
3、【思考】考生的快速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大家都有,如果給你一個小時的時間,相信每個人都能寫出一份漂亮的述評文章,但問題是,“即興述評”的環節只給你10分鐘甚至更短的時間,如何應對?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能在同樣很短的時間組織出不錯的思維框架、運用好較為精致的語言,你就贏了。因為大多數考生在10分鐘的準備時間內是比較慌張的,要回憶素材、要組織邏輯、還要找到合適的詞匯、籌措驚艷的語句……是很不容易的。
如果經過長期的鍛煉,考生能夠習慣即興述評這種在非常緊張的時間段內快速組織思路和語言的能力,哪怕不夠完美,也非常成功。因為考試不是你和自己完美主義的競賽,而是跟其他人的競賽。大家都可能說的很差,你只要確保自己比別人“稍好一點”就足夠了。就像那個段子說的一樣:兩個人被一只老虎追趕,一人對另一個說,何必拼命跑,我們始終跑不過老虎的。而另一個人撇了一眼,說,我只要跑的比你快就行了。
因此,即興述評環節,就是在比思考的速度,同樣的10分鐘,你跑的越快,你就走的比別人更遠。
4、【交流】考生的隨機應變、語言組織、口頭表達和記憶能力。
交流是面試環節最看重的,因為在考官面前呈現的是一個人的總體素質。從衣著談吐,到音容笑貌,都可以反映出這個人的涵養和能力。考試,說到底是“招人”的,所以“人”的呈現是最關鍵的,這也是面試環節的重要之處。
在即興述評中,需要考生做到“隨機應變”,對現場的觀察并及時做出行動。比如某考生的排序靠后,等進入教室面試時已經下午五點了,考官都進入了疲勞期,這時候如果用比較輕松的“段子”切入話題,效果要比“打雞血”一樣慷慨激昂的高聲談論好很多,后者會考官非常“突兀”的感覺,因為你的精神狀態跟考官的精神狀態不在一個“節拍”上。
語言組織口頭表達和記憶能力,就是在形成總體的邏輯框架之后,在大腦中梳理出來,并轉換成文字。這里有一些訣竅,比如要用一二三的方式給自己一個較為清楚和輕松的框架,減輕記憶負擔;另外還可以用一些“標識”作用的詞語(如“歷史、現狀、未來”;“成因、效果、對策”這一類的組合詞語),在大腦中給自己做個PPT,用“標識”的提示來給自己引路,避免在論說過程中出現“大腦空白”的尷尬狀況。
總之,從即興述評的考核目的中,我們分析了需要培養的能力,即興述評涉及的這些能力都是“慢功夫”,羅馬非一日建成,能力也不是一時之功。
考生可以從日常生活和平時的學習中慢慢植入這些環節能力的培養,多留意各種專業和時事的話題,多跟同學和家人聊天討論,并及時的反省,慢慢就會形成一種“述評”的“習慣”,當“習慣”養成了,“能力”就會逐漸浮現,考試就是小case了。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