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9-07-24
本篇文章,給大家分享一篇教育老師對于《放牛班的春天》電影影評,來看看這位老師是如何進行影視評論的吧。
蒼耳的知音——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影評
作者:李曉燕唐山市豐南區銀豐學校
一株長在路邊的蒼耳,于大多數不了解它的人而言,是讓人討厭的玩意兒,因為它的果實周身長滿了小刺,扎到身上,難免疼痛,粘在衣物上,不好消除。可是,如果一位良醫看見它,卻歡喜得不得了,因為在醫生眼里,它是一味治病的藥材。
欣賞完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我的眼前忽然出現了一株株掛滿果實的蒼耳。我覺得生活在那個名為“池塘之底”學校的孩子們,就是一株株長滿刺球的蒼耳,而那位智慧的、耐心的、寬容的馬修老師便是一位良醫。
是的,馬修是智慧的。作為一位并不欠缺教育經驗的老師,他來到“池塘之底”,與學生初相逢還是有些慌亂。因為太讓人難以想象了,那是怎樣的一群學生啊,搞惡作劇,捉弄老師,為了搶回自己的公文包,而滿教室追著學生跑……可同時,他也看到了這所學校在教育方式上存在的問題——“行動-反應”式的懲戒,更加激起學生的逆反。學生被關禁閉時憤怒的眼神刺痛了馬修的心。所以,他并沒有往這池涌動的水中再去投入石子他想順著孩子的波瀾,讓“池塘底部”變得和諧。他讓學生寫下自己的理想,與犯錯的學生達成協議他發現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時,便不分晝夜地為孩子們寫歌譜曲。在一次次“談判”中,在一天天的歌唱練習中,“池塘底部”的波瀾終于歸于平靜。連有個性的,但同時也最具天賦的莫耐奇都被馴服,參加了馬修的合唱團。
雖然影片并不算長,但導演卻把馬修的耐心和寬容表現得淋漓盡致。由于莫耐奇誤會馬修和自己母親的約會,把一瓶墨水扔到了馬修的頭上。雖然馬修很生氣,當合唱團得到給公爵夫人表演的機會時,他還是讓莫耐奇參加了演出。當馬修和莫耐奇對視的那一刻,鏡頭三次給出特寫,馬修的寬容與慈愛,莫耐奇的愧悔與感激,都無需任何語言來表達。相信,無數觀眾看到這里,都會流下感動的淚水,為那群曾經桀驁不馴的孩子改變而感動,為善良智慧的馬修而感動。
影片的主人公馬修就是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人物,沒有火爆的鏡頭,沒有煽情的場面,甚至連人物的對白都很少,可是,馬修的寬容、善良和智慧,孩子們一點一滴的改變,都描繪得淋漓盡致。電影雖未帶給我們視覺上的震撼,唯美的享受,卻讓我們的情感與影片瞬間產生共鳴,我們太喜歡馬修了,他的微笑,他的幽默,甚至他那并不帥氣的長相,我們都喜歡。
雖然,影片是藝術化的生活,我們的生活中并不存在如“池塘之底”里那樣的孩子。可是,身為教師,我們也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那么,想想看,在遇到問題時,我們是如那位高高在上的校長那樣用“行動-反應”的方式來處理,還是像馬修老師那樣,俯下身來,用心靈、用智慧與孩子們交流,去接近,教育孩子呢?
記得剛走上講臺時,同樣是當教師的祖父指著小花園里的花草問我,哪一朵花最美。我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那株玫瑰了!祖父卻搖頭,他告訴我,作為一名老師,你要看到每一朵花的美,玫瑰的艷麗,米蘭的清香,甚至是狗尾草的另類與獨特。之后,他又指著一株萬年青對我說,看那株萬年青,我養了八年了,去年春天,它才開出了細碎的小白花,滿樹滿枝,煞是好看。所以,有時候,有些花開需要等,不能急,也不能催。
如此來看,祖父的育人智慧倒與馬修老師有些相似,祖父是育花園丁,馬修老師是蒼耳的知音,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希望每個人都欣賞一下《放牛班的春天》,欣賞那人與人之間最質樸的情感,欣賞馬修先生為孩子們創作出的一首首動聽的歌謠,欣賞攝影機為我們留下的每一個感人的瞬間。
以上就是這位老師對電影《放牛的春天》影平寫作了,希望這篇影評對大家學習編導影評有所幫助。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