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詩說”是指漢代解" />
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9-01-18
學習文學常識必須要了解他們背后的知識,這些都是積累。會幫助你在編導藝考考試中有所進步。對于你的寫作能力的高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四家詩說”是指漢代解說《詩經》的四個學派,即魯詩、齊詩、韓詩以及毛詩。其中前三家為“今文經學”,毛詩屬于“古文經學”。這里的“古文”或“今文”只是就所記載和傳授典籍的字體而言,“今文”指的是漢代通行的隸書,“古文”則指秦統一中國以前的大篆和籀文等古文字。
秦始皇焚書坑儒,大量的典籍化為灰燼,有幸的是《詩經》通過口耳相傳等方式得到了較好的保存,并在漢代廣泛流傳。魯、齊、韓三家詩在西漢時期設有博士,成為官學,三家詩用當時通行的隸書記載并進行傳授,在西漢顯赫一時。《漢書·藝文志》說:“漢興,魯申公為《詩》訓故,而齊轅固生、燕韓生皆為之傳。”其中,魯詩出自魯人申培公,在漢文帝時被立為博士,傳授者主要有劉向、孔安國等人;齊詩出自齊人轅固生,在漢景帝時被立為博士,傳授者主要有夏侯始昌、匡衡等人;韓詩出自燕人韓嬰,也在漢文帝時被立為博士,傳授者主要有淮南賁生、蔡義等人。可惜的是,魯詩和齊詩流傳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就亡佚了,韓詩到后來也不再流傳,到了南朝的劉宋時期,《韓詩內傳》四卷也已亡佚。現今存世的只有《韓詩外傳》十卷,也有學者認為是四卷《內傳》并在了《外傳》當中,總共正好十卷。但是從中已經看不出韓詩的原初面貌,與相關史籍記載的資料多有出入。三家詩最大的缺點在于注解過于繁瑣,解釋一詞一句往往就得洋洋數萬言。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