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12-20
學習文藝常識,堅持不懈才是重點,背誦文常時也一定要條理清晰,制定好學習的規劃。切勿盲目背誦,最后付出了努力確沒有收獲!我們這篇給大家介紹意大利詩人但丁的生平創作。
生活在13世紀后期和14世紀初的意大利詩人但丁(1265~1321)是中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他的創作反映了從中世紀向資本主義時代的過渡。恩格斯指出:“意大利是第一個資本主義民族。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這段話準確地指出了但丁在歐洲文學史上的地位。
意大利地處東西方交通的要道,十字軍東征以后,東西方貿易更為發展,意大利的工商業日益繁榮,成為資本主義因素最早出現的地方。
到13世紀,意大利北部的熱那亞、威尼斯、佛羅倫薩、米蘭等城市已經成為巨大的經濟中心,成為當時歐洲最富庶最先進的地區,興起了早期資產階級,他們依靠人民的力量,推翻了封建統治,取得了自治權,建立了城邦共和國。但從整個意大利來說,經濟發展并不平穩,政治上四分五裂。羅馬教皇和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為了統治意大利和掠奪它的財富,彼此進行長期的斗爭。教皇反對意大利資本主義的發展,反對意大利的統一,主張對各城邦分而治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則主張將意大利統于自己的帝國之中,力圖建立自己對意大利的統治權。他們之間的互相爭奪,更加深了意大利的分裂狀態。各城市內部的各階級之間也存在著尖銳的矛盾和斗爭,這些復雜的矛盾往往表現為黨派間的斗爭。所有這些情況都嚴重地影響了意大利國家的統一。在但丁的故鄉佛羅倫薩,城邦共和國內部的政治力量,也分別依靠教皇和皇帝這兩個最高的封建權威形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政黨:基白林黨和貴爾夫黨。基白林黨是封建貴族的政黨,支持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貴爾夫黨是資產階級的政黨,支持羅馬教皇。1293年,貴族政權被摧毀,基白林黨亦被粉碎。貴爾夫黨執政后不久,又發生了分裂,分成黑白二黨,彼此進行殘酷的斗爭但丁·阿里蓋利生于佛羅倫薩的一個城市小貴族家庭,后來家道中落,父親長期經商,屬貴爾夫黨。但丁早年拜著名學者布魯內托·拉蒂尼為師,學習拉丁文、詩學、修辭學,并研究古典文學。他對羅馬大詩人維吉爾極為崇拜,稱之為導師但丁對其他文化領域如繪畫、音樂、哲學等,也頗有造詣,他是當時最博學的人之一。但丁的創作道路是從用意大利語寫詩開始的。他屬于“溫柔的新體”詩派。但丁少年時曾對鄰人少女貝阿特麗采產生愛情,這是一種近乎騎士式的精神之愛,帶有神秘色彩。1290年貝阿特麗采天逝,但丁把自己1283年以來所寫的獻給貝阿特麗采的抒情詩收集在一起,連同新寫的悼亡詩,共31首,用散文連綴起來,取名《新生》(1292~1293),以紀念自已所愛的女子。《新生》沒有觸及重大的社會問題,并且帶有中世紀文學的神秘色彩,但其中對純潔愛情的歌頌,反映了擺脫禁欲主義束縛的愿望,具有自然清新的風格。這是西歐文學史上第一部向讀者剖露作者最隱秘的思想感情的自傳性作品。
但丁在青年時代就參加了貴爾夫黨,積極投入反對封建貴族的斗爭,參加了粉碎基白林黨的坎帕爾迪諾之戰。貴爾夫黨得勝后,但丁被選為佛羅倫薩的行政官。在貴爾夫黨分裂為黑白兩黨后,但丁屬于白黨,反對教皇干涉佛羅倫薩內政。1302年,黑黨在教皇包尼法西八世和法國軍隊支持下掌握了政權,但丁全部家產被沒收,并被判處終身流放,從此開始了長達20年的流亡生活。政治活動和流放生活,對但丁的想和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走出了狹隘的個人生活的圈子,接觸到現實的重要問題。流亡中他看到祖國的壯麗山河,也看到城邦之間內爭之危害,更增加了他對祖國統一的渴望。流放初期,他寫了《饗宴(1304~1307)和《論俗語》(1304~1308)兩部著作。前者是一部用意大利通俗語言向讀者介紹科學文化知識的著作,共4卷,中心思想是用人類道德的完善和對知識的熱愛來消除城邦之間的糾紛和城邦內的傾軋與爭斗,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愛。后者論證了意大利人民語言的優越批判了那種只推崇拉丁文、輕視人民語言的偏見,對解決意大利民族語言和文學問題起了很大作用。1309年,他用拉丁文寫成的《帝制論》共3 卷,集中地反映了但丁的政治觀點。他一方面正確地主張建立政教分離的統一的國家,反對教皇干涉政治;另一方面又美化了王權的作用,實際上重復了已被歷史淘汰了的基白林黨關于“神圣羅馬帝國”的概念。
在實踐上,但丁把希望寄托在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七世身上,反映了詩人不切實際的幻想。《帝制論》第3卷最后一章是了解但丁《神曲》創作思想的主要依據。他談到人生有兩種幸福:“此生的幸福以人間天國為象征,永生的率福以天上王國為象征。此生幸福須在哲學(包括一切人類知識)的指導下,通過道德與知識的實踐而達到,永生的幸福則須在啟示的指導下,通過神學之德(信德、望德、愛德)的實踐而達到。”“皇帝根據哲理引導人們走向現世幸福之路;教皇根據啟示的真理,引導人類享受來世的永生幸福。”但丁肯定現世幸福,并以此為出發點,說明政教分離之必要,證明教皇無權干涉政治,表達了他的愛國的進步思想。
在漫長的流亡生活中,但丁一直同教皇作斗爭,拒絕向教皇在佛羅倫薩所支持的反動勢力屈服。1321年但丁客死于拉文那,一直沒有再回到故鄉。所幸,但丁在死前完成了他最偉大的作品《神曲》,由于這部作品,但丁成為不朽的詩人。
???????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