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11-19
在電影的拍攝中,導演控制時間的技巧往往能體現導演的水平。影視藝術是時空的藝術,所以說一個導演必須對電影、電視劇的時間進行掌控,下面我們繼續來介紹導演控制時間的11種技巧。
七、時間過渡技巧
這在剪輯一章中有詳論。淡入淡出、化入化出、劃變、疊印、疊化、圈入圈出、跳切等等,都是影視時間的過渡技巧。
八、時間合成技巧
電影、電視的時間,往往不受任何實際時間的限制,它可“放大”,如昆汀·塔倫蒂諾的影片《低俗小說》中,文森特給米亞扎針希望將她救活,他給她注射腎上腺素,實時只需要3秒鐘,然而導演為了拍好這段最具懸念的戲,運用多角度和多個反應鏡頭,將這3秒鐘的真實,擴大到40秒的電影放映時間。
時間合成技巧也可“縮小”,如一朵艷麗玫瑰的開放,需要實時半月,在影視中可以在一秒鐘內開放完畢座城市的焚毀到重建要花上數十年到幾百年,影視中可以幾秒鐘加以完成,如影片《暴君焚城錄》、《意大利人在莫斯科的奇遇》等。
九、事件各階段的時間技巧
導演在初讀劇本時,便可確定未來作品有幾個大段落,確定作品主題思想與開端、糾葛、沖突、回顧、高潮、解決及總結的比例。導演可以根據劇本判斷和設計出未來作品的重場戲和過場戲,重要人物塑造和一般人物塑造從而確定你攝制所需要片長的時間。
例如,卡梅隆拍《泰坦尼克號》,用5分鐘開場——水下機器人探船;然后找到老羅絲開始回顧,用10分鐘表現羅絲和杰克的初戀;用9分鐘表現羅絲奮不顧身用太平斧營救杰克;用20分鐘(約兩本)表現羅絲的未婚夫與杰克和羅絲的感情沖突;用15分鐘表現客輪沉船的驚險場面;用5分鐘刻畫沉船后杰克在冰海中將“死”留給自己,將生留給羅絲的具體場面;用5 分鐘作最后的總結。
十、內部時間技巧
內部時間指鏡頭內的時間。真實電影主張電影拍攝時導演盡可能地不去干預所要拍攝的動作,它其實就是長鏡頭學派所主張的真實時間與空間一致性。
如影片《馬車夫》、《我是一個黑人》讓·雷諾阿的《幻滅》、《游戲規則》中的若干場面。
十一、外部時間技巧
內部時間限于每個鏡頭的本身,外部時間是無限自由的,它只受導演的趣味、目的和想象力的限制外部時間是根據個別鏡頭的速度、鏡頭間的組合方式進行時間的擴展和收縮。它可以對影視作品的外在時間進行有趣的、十分微妙的調整,鏡頭之間可以是抽象的曖昧的模糊的,如布努埃爾的《一條安達魯狗》;有的是直截了當、明白如話的,如卓別林的《淘金記》、《摩登時代》。
導演在幾百個、幾千個鏡頭組合中,既不能因抽象造成觀眾理解的混亂,又不能使觀眾索然寡味,興趣全無,任何一個極端都會招致失敗。導演可以通過外部時間的掌控,讓觀眾在一個多小時內經歷千年萬年,如庫布里克的《2001年太空漫游》;也可能在兩個小時內,僅經歷幾分鐘,如影片《十五分鐘》,時間壓縮到極點。時光倒流、塑造時間都取決于編導的意愿,如時光機器》、《時光倒流七十年》、《人猿星球》等。
揭示潛意識的時間,建立觀眾和導演最深刻的銀屏聯系。影片《孩子王》(導演:陳凱歌)片頭用同一固定機位拍出的太陽升起、太陽落山,就包含著天道運行的哲理意味。
影片《鏡子》(導演:塔爾柯夫斯基)中的后半部分出現蘇聯紅軍用船載著大炮開赴前線、希特勒的尸體;美軍飛機機艙內正準備投彈;天安門前成千上萬紅衛兵……這些新聞鏡頭,把片中主人公的個人時間和歷史時間匯合起來,表現了歷史的穿透力。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