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8-16
作為黃渤第一次跨界當導游的電影《一出好戲》,說實話在看之前我是很忐忑的。畢竟現在跨界當導演的太多,而質量又大多不怎么樣。演員,歌手,相聲輪番上陣著實讓人招架不住。但是《一出好戲》給了我個驚喜。
影片開頭還是承襲了黃渤一貫的屌絲小人物風格,突兀的魔幻風格和生硬的笑料令影片的開頭毫無新鮮感,本以為又是一部浪費時間的電影,不過影片到了荒島之后情節的繼續發展特別是在荒島上產生新的階級開始倒是激起了我看完此片的欲望,片中以王寶強飾演的(小王)為突破口,一個剛開始為大家服務的導游慢慢演變成新的統治者,倒是有了翻身農民把歌唱的感覺,而后出現的各種比如“勞動改造”的詞匯,驚奇的發現黃渤當了導演后膽兒倒是變肥了,連(1984和動物農莊)都出來了。不過我最終期望的那種殘酷感并未在后來所表現出來。
接下來便是畫風一轉,于和偉飾演的張總和黃渤因為看不慣小王的小人得志與專制,憤然離開了這個社會。兩個在現實生活中擁有眾多財富的人走上了合作之路,畢竟只有離開這個空間回到現實世界才能重新獲得曾經的財富,而至于張總一同出走的跟班則是因為在現實世界中這些人依附于張總并有著部分的管理權,而反過來看最早對張總畢恭畢敬的王迅則是因為在現實社會中并沒有得到張總的重用,在其公司中只是出于一個不尷不尬的境地,所以王迅選擇留在王的身邊其實是在尋找一種新的機遇。
不過現實總是不斷在殘酷與機遇中轉換,張總竟然找到了半條殘存的郵輪,更有意思的是這條郵輪還是顛倒的,所以導演在安排找到郵輪后安排了一個顛倒的鏡頭,更有意思的是顛倒的鏡頭在本片中出現了兩次(后一次顛倒等會再說)。
在張總尋找到郵輪后顛倒的鏡頭我想應該是預示著另一種新的社會的誕生,張總靠著運起尋找到了郵輪,又靠著在現實社會中玩轉資本的手段,在島上東山再起又一次進行了對這個小社會的資本積累,重新回到了站到了社會的頂峰,然而這時靠著被王洗腦和暴力壓制的另一波人雖然生活上過得依然艱苦但并未完全回到張總的身邊,但又迫于現實的溫飽問題又不得不依靠張總。
也就在這時黃渤飾演的馬進與張總的矛盾便開始產生了,畢竟黃渤在現實社會中的財富并不可靠且是有時間限制的,而張總在看不到任何可以安全離開這里的情況下是不可能貿然離去的,而后來張總對黃渤和張藝興的暴力打壓,似乎也預示著當權者對底層老百姓的打壓,而后黃渤他們的絕望和老實其實就是自身無話語權的沉默。
影片中黃渤和張藝興因為運氣而得到了大量的魚,想必就是小人物的咸魚翻身把,而且片子讓兩個屌絲翻身不就是靠這些魚被風干后的咸魚嗎?這兩個人因為老天的眷顧而翻身的人從此似乎像得了神諭一樣以另一種方式站在了這個社會的頂端,也因為有了這個時候的黃渤和張藝興這個社會慢慢開始有了幻想和盼頭,社會慢慢趨于和諧。這不正是《人類簡史》中所提到的智人為什么會最終發展到現在的原因——就是因為人類可以幻想一些不存在的事物作為自己的動力。而這個小島社會最大的幻想就是那個“消失的現實世界還是可能存在的”。
從此小島上的人們開始慢慢陷入了宗教式的狂歡,而且這個時候出現的病號服和黃渤的發型不就是典型的“宗教狂熱”嗎?而有了這層“宗教”后人們的膽子也開始變大了,這時候竟然敢尋這聲音去窺探究竟,但真相往往對“宗教”往往是殘酷的,反過來“宗教”對真相也極具殘酷之能事。
這時候第二個顛倒鏡頭出來了,現實社會被王發現,卻因為宗教的洗腦而被說成是異端。從此這個世界又反了過來——
在這里要提一提張藝興的演技,我本來對這些小鮮肉的存在都是嗤之以鼻的,但本片中張藝興還是很好的演繹的一個在利益面前轉變心性的一個存在。至少本人覺得可圈可點。
本片的結束或許是因為電影市場的需要,又或許是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給了一個完滿的結局,這一點完全在意料之中。但是黃渤作為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我覺得還是不錯的。希望黃導能出更多好作品。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