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中影人教育編導學苑!
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fā)布時間:2018-08-02
繼續(xù)給大家分享傳播學中最基礎的30條概念。
16跨文化交流指的是擁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號系統(tǒng)的人們之間進行的交流,他們的這些不同足以改變交流事件。
17.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社會認知的一類,指人們對某個社會群體以及社會事物的一種簡單而固定的看法,是對認知對象的一種「先入為主」的印象。
18.文化中心主義就是把自己所屬文化作為文化的中心,并作為評價其他文化的參照系和標準,用以衡量異文化價值觀的優(yōu)劣高下。
19.文化帝國主義是指西方強國通過對其他國家人民生活的系統(tǒng)滲透和控制,將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強加于他國人民頭上,以達到重塑其價值觀、行為方式、社會制度和身份,減弱帝國主義勢力擴張的阻力的目的。
20.社會環(huán)境是指存在于傳播活動中的由人類主體聚集、匯合后所形成的社會狀況和條件。
21.傳播效果是指傳播者發(fā)出的信息經(jīng)媒介傳至受眾而引起受眾思想觀念、態(tài)度及行為方式等的變化。
22.受眾即受傳者,或稱閱聽人,是對大眾媒介信息接收者的總稱。
23.傳播者即傳播活動中運用特定手段向傳播對象發(fā)出信息的行為主體。處于信息傳播鏈條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傳播活動的發(fā)起人,也是傳播內(nèi)容的發(fā)出者。
24.媒介組織是專門從事大眾傳播活動以滿足社會需要的社會單位或機構。
25.把關人在信息流通的過程中,總有一些人就信息是否被允許進入流通渠道或者繼續(xù)在渠道中流動作出決定。這些對信息進行篩選和過濾的人或機構稱為「守門人(gatekeeper)或把關人」。
26意見領袖由于對某些方面的信息有著比較詳細的理解,對有關問題能夠作出較為全面的判斷,因而贏得他人的信任,在形成和引導輿論中起重要作用的一小部分人,又稱「輿論領袖」。
27.議程設置理論(麥庫姆斯和肖)大眾傳播往往不能決定人們對某一事件或意見的具體看法,但可以通過提供給信息和安排相關的議題來有效地左右人們關注哪些事實和意見及他們談論的先后順序。大眾傳播可能無法影響人們怎么想,卻可以影響人們?nèi)ハ胧裁础?span lang="EN-US">
28使用與滿足理論(卡茨)具有社會和心理根源的需求 對大眾媒介或其他信源的期望 媒介披露的不同形式最后導致需求的滿足以及其他(往往是非有意的)結(jié)果受眾面對大眾傳播并不是被動的,實際上受眾總是主動地選擇自己所偏愛的和所需要的媒介內(nèi)容和訊息,而且不同的受眾還可以通過同一個媒介訊息來滿足不同的需要,并達到不同的目的。因此,不是傳播媒介在使用人,而是人在使用媒介。
29.傳播模式施拉姆模式
傳播模式模式強調(diào)傳者和受傳者的同一性及其處理信息的過程,揭示了符號互動在傳播中的作用。圖中的「信息反饋」,表明傳播是一個雙向循環(huán)的過程。
30.諾紐曼:沉默的螺旋理論 大眾傳播所鼓吹的觀點被人們認為是主流觀點,于是持異見的人避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人際支持也隨之減弱,最終「把一種意見確立為主要的意見。 大眾傳播的三個特質(zhì)是累積性、普遍性和共鳴性,三者綜合,對民意產(chǎn)生了巨大的效果。
說明:文章內(nèi)容來源網(wǎng)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nèi)容來源網(wǎng)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