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7-24
這幾篇文章給大家介紹傳播學中的一些基礎的知識和觀點。本篇給大家介紹“人內傳播”
人內傳播
定義:是個人接收外部信息、并在人體內部進行的信息處理活動。信息交流發生在主我和客我之間,傳播信息的主體和接收信息的客體是一個人。
重要性:作為最基礎的人類傳播形態,人內傳播是其它一切社會傳播活動的基礎。
形式:包括感知、記憶、思維、想象、情緒和感情等正常形式,以及做夢、催眠等異常形式。
主我客我理論
美國學者米德在研究人的自我意識與內省活動之際,對人內傳播的社會性和互動機制進行了考察。他發現,自我意識 對人的行為決策具有重要影響,而自我可以分解為兩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方面:
●一方面是作為意志和行為主體的 “主我”(I),它通過個人對事物的行為和反映具體表現出來;
●另一方面,是作為他人的社會評價和社會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它是自我意識的社會關系的體現。人的思維、內省活動一個“主我”和“客我”之間雙向互動的傳播過程,互動的介質是信息,用米德的話來講即“有意義的象征符”。
自我互動理論
由現代象征互動理論的集大成者布魯默在1968年出版《象征互動論》中提出。
●該理論認為,人能夠與自身進行互動,即自我互動。人是擁有自我的存在,人在將外界事物和他人作為認識和行動的對象的同時,也把自己 作為認識和行動的對象。在這個過程中,人能夠與自己進行溝通和傳播,并能夠對自己采取行動。
●布魯默認為,“自我互動” 在本質上是與他人的社會互動的內在化。不過,“自我互動”并不是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在頭腦中的簡單再現,而是一個能動的、創造性的過程,經過這個過程不斷改變原來的自我,形成新的意志和行為主體。
●布魯默的這個觀點說明,人內傳播是現實社會傳播關系的反映,通過自我互動或自我傳播,人能夠在與社會、他人的聯系上認識自己、改造自己,不斷實現自我的完善和發展。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