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fā)布時間:2018-06-01
這篇我們來介紹視聽語言歷史上甚至電影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個人,法國人喬治·梅里愛。
法國人喬治·梅里愛是電影史上第一個有意識地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先驅,是“電影的第一個偉大藝師,也是電影的戲劇傳統之父”。他開創(chuàng)了“人為安排場景”拍攝的先例,并創(chuàng)造出“停機再拍”的電影手法。這些在我們今天看來司空見慣的手法,對于當時來說是具有突破性的。
梅里愛最初知識一個在劇場表演的魔術師,后來觀看了盧米埃爾兄弟的影片后,他轉向電影發(fā)展。在一次拍攝過程中,由于機器的故障,不得不將攝影機停機,再度開機拍攝時,梅里愛發(fā)現兩段影像之間有魔術般結合的效果,影像之間可以產生戲劇性變化。“停機再拍”能使先前的影像突然消失,被開機出現的下一個影像代替,這個轉變對于電影來說,為藝術自主操作提供了可能。
盡管這些時間、空間上的畫面思維創(chuàng)新為電影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當時并么有形成成熟的藝術“語法”,充其量只是形象化地、線性地、有節(jié)制地用全景記錄下事件的客觀流程,只是鏡頭間簡單而機械的連接,而對于抽象概念以及較為復雜的思想、情感等的表達,都未曾涉及。同時,每一個事件如同戲劇中的每一幕一樣,固定在單一的背景上,在時間和地點上都是在同一個范圍內,場景從來都不是從一處開始,在另一處繼續(xù)的;攝影機總是和演員保持一個固定距離的位置上,對著布景片保持不動,處于動作的場景之外。此外,前后鏡頭的連接僅限于主題方面,沒有動作的連續(xù)性,兩個緊接的鏡頭之間的關系也不明確……這些都束縛了電影的發(fā)展。
此外,梅里愛引進了多種舞臺元素,如服裝、布景、專業(yè)演員來充實電影,豐富了電影創(chuàng)作的想象,增加了電影表現和創(chuàng)作的可能性。然而他“人為安排場景”組織拍攝的理念,雖然改變了盧米埃爾兄弟那種偶然、即興拍攝的方式,但“銀幕即舞臺”的制作理念也束縛了電影的表達——舞臺劇的視角,舞臺劇的電影時空,這些都讓電影淪為單純的戲劇的記錄。
(中影人藝考編導學院分享)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