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5-10
在影視藝術分析中,冷開場指沒有激烈沖突和強烈外部動作的一般性開場。在需妥強調開場的非動作性、弱沖突性時,才會使用冷開場的概念。從這個意義上講,一般的開場都是“冷開場”。
現在我們通過《阿甘正傳》來進行一下“冷開場”的影評分析。
《阿甘正傳》
根據溫斯特·格盧姆同名小說改編。美國派拉蒙公司1994年出品,獲美國奧斯卡1994年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最佳視覺效果六項金像獎。
編劇:埃力克·羅斯
導演:羅伯特·澤梅基斯
鏡頭隨著一根羽毛由上而下,從天空、教堂搖向街道……
羽毛飄過中年男人的肩頭,又飄過女人的頭頂……
羽毛飄過車窗,鉆入車輪下,又飄過街道,最后落在一雙泥濘的運動鞋上,鏡頭由下往上搖,出現阿甘的臉。
阿甘打開提箱,里面有乓乒球拍、畫冊、巧克力。
一輛街車駛過,車身上的廣告:1981。
街車開走,一個黑人女學生出現在街頭,她坐在阿甘身旁,阿臼請她吃糖,“媽媽說,人生就像 巧克力糖·…··”
開場的音樂,小提琴和鋼琴,營造出一種童話般的溫馨氣氛。
羽毛在空中飄蕩,采用半仰視角;平穩的肩扛攝影,有一種呼吸感;這些都給人一種親切感。羽毛的飄動克滿了情感。隨著氣流自然飄浮的羽毛暗示著莫測的命運和天意。電腦特技處理得與情感完全融為一體,毫無炫耀技術的跡象。
詩意的開場,喻示出本片風格:寓言,童話,史詩性。阿甘的身影,出現在不同的歷史場景中:小石城事件、反戰游行、水門事件、乒乓外交,他的一生概括了美國60年代的歷史風云。毫無疑問,阿甘的一生是一則人生寓言、一篇普通人的童話、一部當代美國的史詩。弱智、 殘疾的阿甘實現了大多數美國人的“美國夢”。
阿甘的出場“亮相”,是那雙泥濘的運動鞋,暗示著主人公奔跑者的性格。這是阿甘的例證動作。阿甘提箱中的畫冊、巧克力糖、大學校服、乒乓球拍……,概括了阿甘一生走過的道路,同時也介紹出本片的全部故事內容。
阿甘的媽媽說:人生就像巧克力糖(不同糖芯被包裹著各種外皮,沒人知道會吃到什么味道的糖),它與漂浮的羽毛對位傳達出一種阿甘的守拙哲學。影片中阿甘的從容浴定與女友珍妮 的狂躁形成對比c
街車上的1981,標明了故事開始講述的時間;然后,一輛輛銜車載走了阿甘的聽客,又送來了新的聽客。
街車成為每一段故事的“句號”和下一個故事的“冒號”。
最后,阿甘把他的兒子小雷福斯特送上了校車,這是一個既不瘸腿,也不弱智的孩子,他象征著年輕的美國蹣跚著走完了自己幼稚的初始階段,步入了一個健康發展的年代。影片最后, 一陣天風,將羽毛從阿甘腳下再次吹向天空,暗示自然生命循環往復。
這就是阿甘正傳冷開場的影片分析了。如果要了解更多的影片分析的知識,可以來中影人藝考編導學院了解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