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fā)布時間:2018-05-09
繼續(xù)給大家分享
主題
是作者在文章中通過各種材料所表達的中心意思。它滲透貫穿于文章的全部內容,體現著作者寫作的主要意圖,包含著作者對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基本認識、理解和評價。主題也是文章內容的凝聚點,它決定著文章的基調和主旋律。
題材
是文學作品描寫的對象,也泛指經作者篩選、加工組合寫到作品中或文章中,用以表現主題的材料。題材是對素材整理加工的結果。
構思
指作家、藝術家在孕育作品的過程中所進行的思維活動。包括選取、提煉題材,醞釀、確定主題,探索最適當的表現形式和結構方式,在敘事性作品中考慮人物活動與事件進展的布局等。構思受一定的世界觀和創(chuàng)作意圖的制約。
結構
是文章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外部形式的統(tǒng)一。外部組織形式是可見的,如標題、開頭、結尾、段落、行文線索等,可稱為外部結構;內在聯(lián)系是深藏的,如逆輯條理、意念脈絡、情調氛圍氣韻等。
細節(jié)
是文藝作品中描繪人物性格、事件發(fā)展、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組成單位。社會環(huán)境和人物性格的完整描寫是由許多細節(jié)描寫組成的。細節(jié)描寫要具有真實性,要服從藝術形象的塑造、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和主題思想的表達,以具體生動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增強藝術感染力為目的。
沖突
是情節(jié)的構成因素之一。指敘事性文學中人物之間由于人生態(tài)度、思想感情、生活經歷的差異而形成的矛盾或對立。沖突是敘事作品構成情節(jié)的基礎,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戲劇作品特別注重沖突的展示,沒有沖突就不能構成戲劇。
情節(jié)
指敘事性文藝作品中以人物為中心的事件演變過程。由一組以上能顯示人和人、人和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的具體事件和矛盾沖突構成。一般包括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等部分,有的還有序幕和尾聲。按照因果邏輯組織起來的一系列事件情節(jié),應當體現出人物行為之間的沖突。
場面
是構成情節(jié)的最基本的單位,每一個場面都是情節(jié)的有機組成部分。場面的不斷轉換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展示人物性格的各個方面,同時也深化了主題。
敘述
是對人物經歷、事件發(fā)展、情景轉換所做的敘說和交代,包括寫入、敘事、寫景、狀物,是一種最基本的表現手法,主要用于記敘類文體,在其他文體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輔助手段。敘述的人稱主要有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兩類。敘述可分順敘和倒敘、插敘和補敘、總敘和分敘、詳敘和略敘等。
描寫
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的狀態(tài)、動作和景物的性質、特征具體地描繪出來。描寫是記敘類文體尤其是文學作品中的主要表現手法。描寫從對象上分,可以分為人物描寫、環(huán)境描寫、細節(jié)描寫、場面描寫等,人物描寫又可分力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環(huán)境描寫又可分為自然環(huán)境描寫和社會環(huán)境描寫。描寫從方法上分,可以分為白描和細描、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主觀描寫和客觀描寫等。
抒情
是作者的主觀感受和思想情感的抒發(fā)和表達,是抒情性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手法,在文學作品中也是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法之一。抒情有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兩大類,間接抒情又分為寫入抒情、敘事抒情、狀物抒情、繪景抒情、論理抒情等。
說明
指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對事物的性質、形狀、用途、成因、結構、功能、特征等加以解說和介紹,是說明類文體的主要表現手法,也是科普文學作品的基本表現手法,常見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作分析、分類別、舉例子、舉數據、打比方、畫圖表等。
議論
指作者對某個問題或對象發(fā)表見解,表明觀點和態(tài)度。它在議論文中是主要的表現手法,在其他文體和文學作品中則用于點染主題、評價事物、折射作者的理念。議論包括論點、論據和論證三要素。論證的方法有演繹論證、歸納論證、類比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因果論證等。論證的類型有立論和駁論兩大類,其中駁論又有反駁論點、反駁論據、反駁論證、歸謬論證的方法等。
人物性格
指文藝作品所描寫的各種人物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獨有的思想、品質、行為、習慣等特征。不同時代不同階級的人或同一階級但處于不同社會環(huán)境中和具有不同生活經歷的人,其性格特征各不相同。
意境
指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其特點是描述生動具體、意蘊豐富,能夠激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獲得超越具體形象的更深廣的藝術時空。
虛構
指作家在創(chuàng)作時運用想象充實素材,補充人物、情節(jié)中的不足部分,豐富人物的性格,設計情節(jié)以構成整個形象體系的過程。所虛構的人物和事件來源于社會生活,而又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典型,使作品更具有真實性和感染力。
夸張
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一種表現手法。以現實生活為基礎,并借助豐富的想象,抓住描寫對象的某些特點加以夸大和強調,以突出所反映事物的本質特征,加強藝術效果。
諷刺
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一種表現手法。用譏刺和嘲諷的筆法描寫敵對的和落后的事物,有時用夸張的手法加以暴露,以達到貶斥、否定的效果。
素材
指作家、藝術家在生活實踐中積累的尚未經過提煉和加工的原始材料。包括印象、感受、事件、人物、場景等。素材是作品題材的基礎。
韻律
指詩歌中的聲韻和節(jié)律。包括音的高低、輕重、長短的組合,有規(guī)律的間歇或停頓,一定位置上相同音色的重復出現,以及句末或行末利用同韻同調的音形成的和諧,構成了韻律,以加強詩歌的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
伏筆
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描寫、敘述的一種手法。指作者對將要在作品中出現的人物或事件,預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應。這種手法有助于全文達到結構嚴謹、情節(jié)發(fā)展合理的效果,在戲劇創(chuàng)作中又稱“伏線”。
高潮
指敘事性文藝作品中主要矛盾沖突發(fā)展到最尖銳、最緊張的階段,是決定矛盾雙方命運和發(fā)展前景的關鍵一環(huán),為情節(jié)結構的組成部分之一。在高潮中,主要人物的性格、作品的主題思想都獲得最集中、最充分的表現。在戲劇術語中,高潮又稱“頂點”,通常出現在全劇的后半部。
這些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文學常識了。那么大家了解了嗎。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