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5-09
編導生對文學常識是肯定不陌生的。但是其實文學所包含的東西是非常多的,今天小編就從多方面來介紹一下文學常識。
文學
文學也稱“語言藝術”,是藝術的基本樣式之一。它以語言文字為媒介和手段塑造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通過審美的方式發揮其多方面的社會作用。
文學語言
是以口頭語言為基礎,經過選擇加工而成的書面符號系統。它具有語境性、符號性、個體性和審美性。要求語言能借助特定的人、景、物、事,與作者特定的意念情思結合在一起,虛構成一個藝術世界,并引起人們的感情共鳴。
文學評論
是運用文學理論現象進行研究、探討,揭示文學的發展規律,以指導文學創作的實踐活動。文學評論包括詩歌評論、小說評論、散文評論、戲劇評論、影視評論等。
文學類別
(1)按載體分為:口頭文學、書面文學、網絡文學三大類。
(2)按作者所在的時代分為:古代文學、近代文學、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
(3)按產生地域分為:歐美文學、中國文學、日本文學、拉美文學等。
(4)按內容分為:史傳文學、紀實文學、奇幻文學、報道文學等。
(5)按表達體裁分為: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劇本、民間傳說、寓言、筆記小說、野史、童話、對聯和笑話等;其他如史傳、哲理、賦、駢文、小品文、文學批評、電影、有文字劇情架構的電腦游戲(含游戲主機)等。
(6)按創作理念分為:浪漫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文學等。
體裁又稱“樣式”。一般指各種文學藝術作品的類別,即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文藝作品結構的穩定形式。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發展,會不斷地有新的體裁產生。我國文學體裁大多采用四分法分類,即詩歌、小說、散文、戲劇,每一種文學體裁中,又分為若干樣式。
詩歌
詩歌是一種主情的文學體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煉、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用豐富的想象,富有節奏感、韻律美的語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來抒發思想情感。詩歌是有節奏、有韻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種語言藝術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
詩歌的分類
中國詩歌按創作的時代和詩歌所反映的時代內容,可分為現代詩歌和古代詩歌(古典詩歌)。
按內容,詩歌可分為抒情詩和敘事詩。抒情詩主要是通過直接抒發作者內心的感受來反映社會生活,根據作者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和詩歌內容,抒情詩又可分為頌歌、哀歌、戀歌、田園詩、山水詩、諷刺詩、史詩等等。敘事詩主要是通過對事件的描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來反映現實生活,它以敘事為主,且以抒情的方式敘事,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人物形象。
按形式,詩歌可分為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民歌等,它們都具體體現各自不同的形式特點。
小說
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為其三要素。
小說的分類
(1)按篇幅分類:微型小說、短篇小說、中篇小說、長篇小說。
(2)按題材分類:武俠小說、推理小說、歷史小說、言情小說、科幻小說、奇幻小說、游戲小說、玄幻小說、探險小說、恐怖小說、冶艷小說、諷刺小說、神怪小說、電影小說、網游小說、軍事小說、言情小說。
(3)按載體分類:平面小說、電子小說。
(4)按寫作手法分類:第一人稱小說、第二人稱小說、第三人稱小說、書信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意識流小說。
(5)按流派分類:古典主義小說、現實主義小說、浪漫主義小說、表現主義小說、存在主義小說、意識流小說、新小說、魔幻現實主義小說。
散文
指與小說、詩歌、戲劇并列的一種文學體裁,對它又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
廣義的散文,是指詩歌、小說、戲劇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學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議論、抒情為主的散文外,還包括通訊、報告文學、隨筆雜文、回憶錄、傳記等文體。
狹義的散文是指文藝性散文,它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學樣式。
散文的分類
根據散文的內容和性質,可分為以下幾類: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寫景散文、哲理散文。
戲劇文學
指戲劇文學指供戲劇舞臺演出用的劇本。戲劇文學——劇本,是“一劇之本”,宅是一種與小說、散文、詩歌并列的文學體裁。它規定了戲劇的主題、人物、情節、語言和結構等,是舞臺演出的基礎和依據。
文學流派
指文學發展過程中,一定歷史時期內出現的一批作家,由于審美觀點一致和創作風格類似,自覺或不自覺地形成的文學集團和派別,通常是有一定數量和代表人物的作家群。
古典主義
指流行于17世紀和18世紀前半期歐洲君主專制時期的文藝思潮或文藝流派。其特征為:在創作實踐和文藝理論上,把古希臘文學藝術作品視為必須仿效的最高典范,從中吸取創作經驗,并賦予它們新的歷史內容。古典主義崇尚完整、和諧,提倡類型說,過分強調理性主義、普遍性和情節的集中、單一,忽視個性,突出類型,不少作品存在公式化、概念化的傾向。代表人物有英里哀、維吉爾、拉辛、瓦洛、普桑等。
現實主義
它是文學藝術發展史上最有影響的創作方法之一,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和包容性。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是創作者按生活的本來面貌,通過文學藝術形象的典型化,真實地再現生活的一種創作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描繪的客觀性,忠實于生活的本來面目的寫實性;形象的典型性,要透過生活的表面和現象揭示社會生活的內在本質和規律;思想傾向和情感的隱蔽性,要將創作者的思想傾向和情感有機地融合在客觀的描繪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在創作手法上,現實主義往往運用樸素的語言,客觀寫實地描述,冷靜細膩地刻畫人物和事物。
浪漫主義
它與現實主義一樣也是自古有之的。浪漫主義創作方法是創作者以奔放的主觀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現生活的創作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創作的過程追求理想,通過描繪人們所希望的美好世界來超越現實;創造的形象奇幻,往往以假想的邏輯重新創造出客觀世界以外的奇人、奇事、奇境等超凡的另一種生活情景和文學藝術形象;強烈的主觀抒情色彩,創作者在創作中激情澎湃,喜怒哀樂溢于言表。在創作手法上,浪漫主義往往運用奇妙的幻想,強烈的對比,昂揚的節奏,絢麗的色彩,夸張的語言,離奇的情節。
象征主義
即“象征派”,是產生于19世紀末的一種文學思潮和流派,是西方現代派中最早的也是影響最大的派別之一。認為事物都具有與之相對應的意念含義,人的內心世界與外界事物是相互“感應”的,人的情感與自然是相互“契合”的,人們從任何事物中都能發現其潛藏的象征意義,因而強調運用有物質感的物象,暗示內心的微妙世界,把兩個世界溝通起來。代表人物有馬拉梅、拉弗格、瓦菜里、梅特林克、摩羅等。
唯美主義
亦稱“唯美派”,是19世紀末流行于歐洲的一種文藝思潮和流派。主張“為藝術而藝術”,認為藝術是自足的,除了它自身的存在外,沒有任何目的,藝術是人類產品中具有最高內在價值的東西。強調超越生活的“純粹美”,片面追求藝術技巧和作品的形式美,否定藝術應有社會功能。其代表人物有戈蒂埃、王爾德、佩特、愛倫·坡等。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