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4-27
在編導藝考考試文學常識中戲劇知識是經常出現的題目,那么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的戲劇名家。
湯顯祖
湯顯祖(1549~1615年),明朝著名戲曲作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老士,清遠道人,江西臨川人.住所名玉茗堂.他青年時便才華出眾,剛正不阿,拒絕官府對他的拉攏.萬歷十一年(1585年)考中進士.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萬歷十八年(1590年),因上書《論輔臣科臣疏》彈劾大學士申時行,被降職.后來又因不附權貴而被罷官.他在戲曲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傳奇《紫簫記》《紫釵記》《還魂記》(即《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作品對封建禮教和當時的黑暗統治進行了暴露和抨擊.明清兩代有的戲劇作家摹擬他的文詞風格被稱為"玉茗堂派"或"臨川派".湯顯祖在我國戲劇史和世界戲劇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因他與莎士比亞同時所以有"中國的莎翁"之稱.
關漢卿
關漢卿( ~1279年)號已齋叟,大都(今北京)人,他早年身世不詳.流傳至今的各種雜劇60余種,代表作有《竇娥冤》《救風塵》《拜月亭》《望江亭》《單刀會》,所作散曲十余套.他的戲曲作品暴露了封建統治的黑暗腐敗,表現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特別是青年婦女的苦難遭遇和斗爭精神,塑造了竇娥,趙盼兒,王瑞蘭等婦女形象.人物性格鮮明,結構完整,情節生動,曲詞精練,是我國元代最有成就的戲曲家.
京劇界的"四大名旦"
梅蘭芳,荀慧生,程硯秋,尚小云,他們是京劇界頗有影響的著名演員,主要都是飾演旦角或青衣,所以號稱"四大名旦".
梅蘭芳(1894~1961年)名瀾,字婉華,生于北京京劇世家,8歲學戲,演青衣,兼演刀馬旦.在長期的舞臺實踐中對京劇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化妝各方面都有所創新.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世稱"梅派".代表作《宇宙鋒》《貴妃醉酒》《霸王別姬》《洛神》《游園驚夢》《抗金兵》等.解放后任:中國京劇院院長,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荀慧生(1888~1968年)藝名白牡丹,河北東光人,幼年學藝,十幾歲改演京劇,演花旦,刀馬旦.功底深厚,并吸收了梆子的唱法等,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對京劇藝術有所創新,世稱"荀派".擅演天真,活潑,溫柔的婦女角色.《金玉奴》《紅樓二尤》《釵頭鳳》《荀灌娘》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程硯秋(1904~1958年)原名艷秋,字玉霜,滿族,北京人,幼年家貧,學京劇,演青衣,經過長期舞臺實踐,結合自己嗓音特點,創作出幽咽宛轉的唱腔,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世稱"程派".他塑造了舊社會遭遇悲慘的婦女形象,如《青霜劍》《荒山淚》《金鎖記》《竇娥冤》等.尚小云 (1899~1976)名德泉,字綺霞,河北人,幼年學藝,初習武生,后改老生,再改青衣,兼演刀馬旦.功底深厚,嗓音寬亮,以剛勁見長,世稱"尚派".代表劇目有:《二進宮》《祭塔》《昭君出塞》《梁紅玉》等.
嚴鳳英(1931~1968年)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安徽桐城人.自幼出身貧苦,15歲學藝,演旦角,在多年的舞臺實踐中,不斷吸取昆劇,京劇,話劇的表演藝術,使黃梅戲的表演和音樂有了豐富和發展.她唱腔明朗流暢,音樂優美,吐字清楚,獨具一格,代表劇目有《打豬草》《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等.文革中慘遭迫害致死.
這些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編導藝考知識中國的戲劇名家了。大家記住了嗎?想了解更多編導藝考資訊,可以來中影人藝考編導學院網站咨詢了解。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