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4-27
在編導藝考中,文學常識是非常重要的,而戲劇,作為一門影響深遠的藝術,了解它的基本知識,對于藝考是很有幫助的,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話劇,歌劇,舞劇的知識。
一、話劇
話劇在歐美各國稱為戲劇.它是以說話和動作為主要表演手段的戲劇,所以中國稱之為"話劇".同虛擬的,寫意的中國戲曲相比較,話劇是寫實的戲劇藝術品種,它要求以生活的本來面目反映生活,讓觀眾"從鑰匙孔里看生活",通過第四堵墻創造舞臺幻覺,以逼真的舞臺畫面感染觀眾.它的表演,舞臺布景,服裝,道具等,都注重細節的真實.在表演上,話劇對臺詞十分注重.在戲劇文學方面,它十分強調戲劇沖突,戲劇情境以及造成戲劇性的各種方式.話劇發源于古希臘悲喜劇,經過漫長的歐洲中世紀后,在文藝復興運動中蓬勃發展,以英國莎士比亞的話劇最為著名.后來,法國古典主義戲劇稱譽一時.之后,在啟蒙運動過程中,話劇在歐洲大地再展英姿,直到"第七藝術"——電影成熟之前,話劇一直是歐洲舞臺藝術的勁旅,并在大西洋彼
岸的美國等國家發展起來.話劇在本世紀初傳入中國,1907年,在日本新派劇的影響下,留日學生李叔同,曾孝谷,歐陽予倩等人,組織了中國人的第一個話劇團體——春柳社,演出了根據美國小說改編的《黑奴吁天錄》等話劇.春柳社的成立及其
演出,標志著中國話劇的誕生."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后,歐洲戲劇被廣泛介紹到中國來.話劇這個舶來品,受到文化人士和各界的重視,這時最活躍,最有造旨的話劇藝術家是洪深先生.洪深早年留學美國,專攻戲劇.他回國后,大力開展話劇活動.經他倡導,1924年成功地演出了根據英國唯美主義小說家王爾德的作品改編的《少奶奶的扇子》.中國現代話劇強調時代性和人民性,戰斗性和嚴肅性,反對商業化,庸俗化傾向.郭沫若的歷史劇《卓文君》,田漢的現代劇《名優之死》,大大提高了話劇的思想藝術水平,奠定了中國戲劇的現實主義基礎.30年代,現代話劇蓬勃發展,繼夏衍的《上海屋檐下》脫穎而出后,中國現代著名話劇作家曹禺先生的不朽之作《雷雨》《日出》《北京人》等相繼問世,掀開了現代話劇嶄新的一頁,譜寫了中國戲劇史上的光輝篇章.抗日戰爭時期,現代話劇十分活躍.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等名噪一時,而群眾性話劇活動更是紅紅火火,短小精悍的話劇,街頭劇和獨幕劇,遍及廣大城鄉.其中獨幕劇《放下你的鞭子》影響最大.這些群眾性話劇配合抗日戰爭,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歌劇
歌劇是綜合詩歌,音樂,舞蹈等藝術,而以歌唱為主的戲劇.其中音樂是歌劇中最為重要的因素.歌劇中的音樂布局,因時代,民族,體裁樣式,創作方法不同而各有不同.歐洲19世紀以來的歌劇一般由序曲,詠嘆調,宣敘調或敘詠調,合唱及重唱等體裁構成.序曲是由管弦樂隊于歌劇開幕前演奏的器樂段落.它的音樂概括全部歌劇的內容,呈現歌劇的中心主題,使聽眾從音樂中感受歌劇內容的梗概.詠嘆調是歌劇主要角色以聲樂方式展示的獨白,也是歌劇音樂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主要用來表現歌劇中主要人物的內心活動,性格特征,具有完整的結構形式和層次感.宣敘調是用來代替戲劇對白的歌唱形式,也稱朗誦調,節奏自由,曲調接近于朗誦.敘詠調是介乎于詠嘆調和宣敘調之間的一種歌唱形式.經常出現于詠嘆調之后.合唱常用于歌劇中的群眾場面,表現群眾的思想感情,起到烘托氣氛,宣染環境的作用.重唱是適于表現敘事或強烈矛盾沖突的聲樂形式.例如可以表現各個角色在同一場合中的不同性格,情緒以及互相之間的對白等.
三、舞劇
舞劇是一種綜合的藝術形式.它是融合了音樂,文學,美術以及啞劇等藝術,以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段表現特定的人物和一定的戲劇情節.舞劇中的舞蹈一般以古典舞或民族舞為基礎,但有時也用到現代舞,宮廷舞以及社交舞等形式.在歐洲,將古典舞劇統稱為"芭蕾".它起源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形成于16世紀的法國.中國的舞劇則是在近50年才開始發展起來的,但它已經初步形成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發展規模.觀眾現在既可看到中國舞蹈藝術家排演的古典芭蕾名劇《天鵝湖》《吉賽爾》;也可以看到民族風格濃郁的古典舞劇《寶蓮燈》《小刀會》《絲路花雨》;既可以看到現代題材的芭蕾舞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還可以看到展示少數民族風情的《卓瓦桑姆》等.中國舞劇的發展為人們展示了絢麗多彩的歷史和現實的畫面.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戲劇的起源和發展的常識了。想了解更多的關于編導藝考的文學常識的知識,可以來中影人藝考編導學院資訊了解。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