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編導???/a> > 中國傳媒大學 >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
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7-08-29
2017年7月27-28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的第五屆全國對外傳播理論研討會在山東省煙臺市召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出席會議,并作主旨演講。山東省委常委、煙臺市委書記王浩致歡迎辭。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葉小文、中國外文局局長張福海、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兼國家傳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胡正榮作大會演講。
胡正榮校長作大會主題發言
胡正榮教授的大會發言聚焦“國際傳播的三個關鍵:全媒體·一國一策·精準化”。發言中,他指出需要從三個方面思考中國對外傳播的變革:第一,應建設以全媒體為基礎的國際傳播體系,需要注重四個關鍵,即適用多終端,善用大數據,立足多場景,追求高智能;第二,應采取“一國一策”的原則制訂國際傳播方案,應當努力做到因國而異、因時而異、因事而異,注重國際傳播的分眾化和適用性;第三,應強調以精準化為特征的國際傳播效果。這也就要求中國的國際傳播要一改過往偏于“粗放式”的局面,而是以“精準化”作為新的目標——首先,要推動傳播主體的精準化,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在內容垂直化基礎上做精準化的內容產品;其次是傳播對象的精準化,了解其所思所想,進行細致分層;最后是利用新技術手段進行精準傳播,讓精準化主體/內容與精準化對象及其場景高度匹配,從而達到精準化效果。
“中國對外傳播的精準化轉型”分論壇
在會議的多個分論壇中,由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傳播創新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聯合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和北京外國語大學承辦的“中國對外傳播的精準化轉型”分論壇獲得了高度關注,提出的“精準化”概念也得到了與會領導和專家的廣泛認可,國新辦郭衛民副主任專門旁聽了分論壇。分論壇分上下半場,分別由北京外國語大學章曉英教授和新華社新聞研究所唐潤華研究員主持。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孫有中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姜飛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傳播創新研究中心張磊研究員、姬德強副研究員等來自八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十位學者,從國際高端政經峰會、國際傳播的歷史、反腐敗和國際民意調查等角度,全面而深入地研討了中國對外傳播精準化轉型的可能和方法。在點評環節,胡正榮校長指出,對中國的國際傳播理論而言,現在需要從單純借助西方主流理論“解構”自身向依靠自身經驗和獨立思考精神進行“建構”轉型;而“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的提出也使得“共治”成為當下和未來國際傳播理論創新的關鍵詞。
中國傳媒大學《現代傳播》雜志社編輯劉俊、傳播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薛寶琴等也受邀參加了本屆大會的“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專題論壇,就相關議題發表了演講。此外,中國傳媒大學還有多篇論文入選大會論文集。近年來,中國傳媒大學秉持“頂天立地”的發展戰略,響應國家戰略需求,在對外傳播、國際傳播、跨文化傳播等相關領域進行深耕,取得了引人矚目的學術成績和影響力。
本屆研討會共收到來自全國的326篇論文,其中12篇被評為優秀論文,150篇論文入選大會論文集,選題涉及中國國際傳播的精準化轉型、中國故事與國際話語權、講好“一帶一路”的故事等對外傳播工作的各個方面。來自中央國家機關、新聞宣傳、涉外工作部門、智庫研究機構、省市區新聞辦等單位的領導、知名媒體人士和專家學者約450人參加會議。
(來源:中國傳媒大學)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