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7-17
7月2-11日,中國戲曲學院紀念首任校長田漢先生誕辰120周年系列演出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行。
此次紀念演出自策劃、籌備直至如今正式搬演,已近一年。從劇目的選取到主要演員的聯系溝通商榷,每個環節均十分用心亦可謂匠心獨具。以主演陣容設計為例,結合演出需要以及中國戲曲學院建校68年來人才培養的發展脈絡,此次演出既邀請了中國戲曲學校建校的首屆畢業生、84歲高齡的老旦名家李鳴巖先生,又邀請了中國戲曲學院升格建制后首屆大專班畢業生、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畢業生、劇協副主席孟廣祿,還有青研班、本科班畢業生代表奚中路、李勝素、王艷、包飛、王怡、張淑景、馬佳、張凱等等,此外,90%左右的京劇系在職教師、部分表演系教師、部分附中教師和百余名優秀在校本科生參加了公演,懷著紀念田漢老、以豐碩的師資隊伍建設成果和人才培養成果告慰先賢這一共同目標,為首都觀眾奉上了一席視聽盛宴。
演出以校戲《白蛇傳》打炮,以吉慶戲《龍鳳呈祥》蹲底,其間不翻頭的輪番上演了《閻惜嬌》《蘆林坡》《狀元譜》《黑旋風》《惡虎村》《貴妃醉酒》《伍子胥》《穆柯寨》《銀屏公主·綁子上殿》《牡丹亭·驚夢》《挑滑車》《金玉奴》《穆桂英大戰洪州》等京昆劇目以及京胡獨奏曲《梁祝》、《法場換子》《擊鼓罵曹》選段。劉秀榮、孫毓敏、王曉菊、寇春華、屠巧麗、孫元喜、萬瑞興、趙建華、雷群安、尚長榮、楊少春、艾美君、馬玉琪、楊健、沈世華、錢寅、劉長瑜等藝術家作為藝術指導、音樂指導為作品的藝術性把關,充分體現了戲曲藝術的傳承賡續。演出的劇目和器樂演奏中,除少部分以折子戲、選段的形式呈現外,大多為全本大戲,且一些劇目學院已久未排演,為了保證藝術呈現效果,在完成必要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全體參演人員放棄晚間、放棄周末、放棄端午假期,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緊鑼密鼓、反復打磨,充分體現了精益求精的藝術觀。
此次,中國戲曲學院傾全院之力為系列紀念演出活動保駕護航,充分體現了始終秉承的一棵菜的團結協作精神。項目支持層面,系列演出很多的主演老師均獲得了中國戲曲學院人事處“精準師資”“青藍工程”等院內教師培訓項目的支持,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使得教師得以向專家請益,為演出的藝術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新聞輿論層面,從新聞發布會到每場演出前學院官微的實時推送,使得演出獲得了各界的廣泛關注。演出保障層面,藝術實踐管理處所轄服、化、道、盔、燈光、音響、裝置、攝像等各工種通力配合,為演出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演出得到了上級單位和學院領導的深切關注,北京市教委主任劉宇輝,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巴圖、黨委副書記徐超、副院長冉常建、副院長宋飛等均曾到場觀看。院黨委書記龔裕也致信向參演師生表達了慰問和祝賀。
(來源:中國戲曲學院)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