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編導???/a> > 北京電影學院 > 北京電影學院新聞
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7-06
2018中國藝術教育博覽會暨改革開放40周年藝術教育成果展于6月30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靜安莊館)隆重開幕,我校受邀作為參展單位將學校近年來科技與藝術教育相融合,不斷開創新的發展領域的豐碩成果在博覽會上作了精彩呈現。本著“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精神,本屆博覽會著力打造“藝術教育成果展示、校企合作交流互動、藝術裝備集中采購、創業就業對接服務”的展示和促進平臺,積極推動藝術教育教、產、研各方資源的有效對接,推動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升級轉型與創新服務發展,充分展示改革開放40周年來我國藝術教育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被譽為“電影人才的搖籃”的北京電影學院,深受主辦方及觀展者的密切關注。在學校黨委的部署和指導下,由黨委宣傳部和影視技術系負責認真籌備本次藝術教育展,通過“我們的校友用膠片記錄著祖國和人民的歷史”、“開啟新中國電影教育事業的先河”、“傳承優良的師德風范”、“立足電影、立足北京、服務全國面向世界電影發展”、“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打造創作引領平臺”、“建立完整科學的電影學學科體系”、“實施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全面提高畢業聯合作業水平”、“教學為主體科研創作為兩翼”等13大宣傳展板以及現場放映學校精彩的歷史片和宣傳片進行了集中展示。
在此次中國藝術教育博覽會中,我校主要展示了由影視技術系自主研發的電影虛擬化制作現場實時預演系統。展位的布置由影視技術系陳軍、朱梁、孫略、趙建軍等老師帶領著若干名本科生及研究生完成。他們現場搭建了簡單的綠幕壞境,將傳感器與攝影機進行集成,由傳感器采集虛擬攝像機的位置信息,實現攝影機信號與虛擬背景之間的聯動;同時,現場還采用Qtake系統進行視頻信號的集成與分發,使參展觀眾坐在綠幕前便可實時觀看。合成好的背景可使觀眾仿佛眾置身于上海外灘、山水景色之中。實時虛擬預演還可達到特效背景與鏡頭運動的實時關聯效果,可以節約成本,更好地體現導演意圖。
理念的分享、經驗的借鑒、思想的盛宴也是本屆博覽會的一大亮點。我校黨委副書記張健作為嘉賓出席了本屆博覽會第二天的論壇并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藝術觀教育》為主題作了發言。張健副書記在講話中談到,作為藝術人才的搖籃,藝術院校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就是要遵循藝術教育規律、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和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堅持以“向人民學習,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藝術家”藝術觀教育為引領,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助力教育強國和文化強國建設。
本屆藝博會是國內首次跨行業、跨專業的藝術教育垂直領域的博覽會,以藝術教育為核心,匯聚我校及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戲曲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創客聯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200多家藝術教育領域一流院校和知名藝術教育品牌參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思想,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教育發展之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藝術教育內涵式發展,服務建設藝術教育強國目標。
作為亞洲最規模最大,世界著名的電影藝術高等學府,多年來,北京電影學院積極服務于國家發展戰略和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立足電影、立足北京、服務全國面向世界電影發展”,遵循“向人民學習,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藝術家”的人才培養理念,為中國電影事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為中國電影教育乃至世界電影教育提供了富有特色的育人方案。近兩年,在開展“新學院派”電影創作、提升社會服務能力和水平的過程中,北京電影學院又率先提出構建中國電影學派的目標, 以傳承百年電影文脈,彰顯中國獨特文化氣質。十九大勝利召開,宣告中國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電影也進入了新時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我校將繼承發揚電影學院的優良傳統,堅定文化自信,扎根中國大地,創作電影精品,引領中國電影的前進方向,為中國電影提升水平作貢獻,為提升觀眾的欣賞水平作貢獻,為繁榮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做貢獻。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