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7-11-22
影調、線條、色彩和光線這些攝影藝術語言,其特殊的審美作用,首先表現于它們獨自或共同賦予人們形式感、形式美感。攝影作品賦予我們的形式感,是十分豐富的,有空間感、立體感、質感、運動感、節奏感等等。我們從攝影藝術中,所獲得的美感,是與這些形式感密切相關的。
攝影作品
不論何種藝術,都有自己特有的語言。攝影藝術是靠光線、影調、線條和色調等構成自己的造型語言。攝影家正是借助這些語言來構筑攝影藝術的美。
(1)空間感,亦稱深遠感, 在中國傳統畫創作和繪畫理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畫家們所倡導的“畫貴深遠”,就是強調繪畫要有深遠的空間感。同樣,在中外攝影史上,一些經久不衰的作品,亦多是攝影家們嫻熟地運用透視規律成功地表達出深遠空間感的結果。如亞當斯的《月升》,張印泉的《七星煙雨》等,即是如此。攝影藝術的空間感是怎樣借助透視規律表現出來的呢?或者說,攝影作品表達空間感是運用的什么“材料”和“語言”呢?攝影藝術表現深遠的空間感,所用的藝術語言主要是線條和影調。因為攝影作品對空間的表現,主要通過兩條途徑:形體透視,即線條透視;空氣透視,即影調透視。當然,這兩種透視,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相互聯系的,同時又要借助適當地選擇光線和拍攝角度等來實現。所謂線條透視,就是通過線條的交織關系來表現景物的遠近、大小,表現深遠的空間感。菲律賓一位攝影家拍攝的《寂寞之路》,利用墓地十字架有規則排列所形成的線條會聚,表達了深遠的空間和深邃的意境,耐人思索。所謂影調透視,就是借助影調的濃淡明暗對比,來表現景物的遠近和空間的層次。畫面上的影調越暗,表現景物就越近,影調越淡,表現景物就越遠。攝影家們常常利用豐富的影調層次,把人們的視線引向畫面深處,把觀賞者的想象滲入深遠的空間。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