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21-05-07
對編導生來說,學習優秀電影所帶來的收益,并不單單在影片分析方面,優秀電影打動人的核心,往往是一個精彩而極富情感張力的故事,一個貼近生活卻高于生活的故事。
電影本質是通過聲畫去講故事,由此可見,精妙絕倫的故事才是電影真正的靈魂。廣泛地閱覽電影同樣能幫助我們學習講故事的技巧,在編寫故事這一大考點上對于我們編導生有奇效。因此,優秀的故事電影也是我們的必看篇目。
1、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是中外第一部合拍影片,導演是意大利人貝托魯奇,主演是:尊龍,陳沖,鄔君梅。
這部影片獲得了1988年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原始音樂等九個獎項。
《末代皇帝》是第一部獲得中國政府的允許,進入故宮實地拍攝的西方電影,不僅獲得了中國政府的全力支持,就連當年的伊麗莎白女王,也放棄了來參觀故宮的計劃,因為《末代皇帝》在故宮拍攝。這部片子所有的群演都是軍人,當時的文化部副部長也親身上陣扮演了電影中的一角,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中國的著名導演陳凱歌還在里面跑了個龍套,電影的歷史顧問請了溥儀的弟弟溥杰擔任。《末代皇帝》講述了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帝王,愛新覺羅·溥儀的一生。當年在拍攝幼年的溥儀登基大典時,文武百官朝拜的鏡頭就動用了一萬九千名群眾演員。我認為這個電影最偉大之處在于,電影盡量將溥儀從皇帝的身份中剝離出來,用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去看待他。貝托魯奇在《末代皇帝》的創作里,精心設計了電影場景與敘事結構解釋了“門”的視覺形象,又將記憶的畫面與眼前的現象雜糅在一起。大家看這部片子的時候可以著重從光線與色彩的畫面觀賞性來分析,各個階段不同的光影與色調,還有不同的攝影角度,其實是根據主角內心世界的不斷切換而改變著,表現了導演想要傳達的情緒與劇中人物的心境。
2、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是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連姆·尼森等主演的戰爭類電影。
該片改編自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名身在波蘭的德國人辛德勒在德國人瘋狂屠殺猶太人的時候,建立工廠成為猶太人的避難所,再后來德國戰敗前夕瘋狂屠殺猶太人之際,辛德勒向德國軍官開出了1200人的名單,傾家蕩產買下這些猶太人的性命。
1994年,獲得第51屆金球獎最佳劇情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 。同年獲得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最佳配樂等多項大獎。為了拍攝《辛德勒的名單》,斯皮爾伯格首次放棄了電影特技,并且拒絕了邀請好萊塢明星主演,而是選擇去收集大量相關資料,請來了當年集中營中的幸存者作為副導演,還請了被辛德勒拯救的猶太人作影片顧問。《辛德勒的名單》以黑白攝影為主調,但是幾處彩色部分又獨具匠心,富有深意。
既是對歷史的真實再現,又是對藝術的再次加工。共有126個角色,用了3萬名臨時演員。但是這么鴻篇巨制斯皮爾伯格只花費了2300萬美元,最后將全部個人盈利捐獻給美國大屠殺博物館。看《辛德勒的名單》可以主要感受一下斯皮爾伯格的心態,他只是想通過講述一個普通人在充滿敵意的世界中掙扎的故事,來檢視這個事件對整個時代的影響,他做到了戰爭片應該承擔起反戰的社會責任。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似乎早已將戰爭的殘酷拋之腦后,是個人的苦難,是一個家庭的苦難,是一個國家的苦難,是全人類的苦難。通過影像直觀地反映戰爭的苦難,并且將這個影響轉化為忠誠的記錄與忠告,安慰著逝去的靈魂,警醒著幸存的未亡人,傳遞給不曾經歷過殘酷戰爭的人。
3、阿甘正傳
《阿甘正傳》是一部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主演的勵志劇情電影。
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于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跡的勵志故事。1995年,影片榮獲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最佳電影剪輯獎。第52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劇情類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我們主要從藝術形式上來看這部影片,《阿甘正傳》運用了多種敘事手法。以倒敘、雙重敘事結構來完成對阿甘前半生的講述。運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分別同時表現阿甘和珍妮的兩條獨立又密切關聯的主線,通過轉換主線來交代阿甘和珍妮各自的生活際遇。阿甘的情節線在電影中占據著更重的分量,并成功塑造了阿甘這一人物形象。影片并沒有落入以往俗套的平鋪直敘套路,而是借由公汽站旁等車的時間以跟旁人講故事的方式把阿甘的過去鋪展開來,這種重復蒙太奇的運用,在渲染氣氛的同時,也闡述著導演關于人生的思考。
4、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是一部由陳凱歌執導,張國榮、鞏俐、張豐毅主演的文藝類電影,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
獲得了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并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有人說《霸王別姬》是一部史詩電影,通過講述個體的命運,折射出了一段歷史,反映出來一個時代的樣貌,在那個時代小人物無法掌控命運的傷痛無奈。
《霸王別姬》里的每一個角色都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歷,是當時社會歷史背景下原型的展現。人生如戲,他們的命運像是被安排好了一樣,似乎沒有任何掙扎的余地,但是如果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每一個人物所展現的特征,他們對生活堅韌的態度詮釋了自己對人生的理解與追求。豐富的文化底蘊,顧長衛高超的攝影技巧,以及音樂,演員的演技,都是這部片子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5、紅高粱
《紅高粱》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等主演的一部劇情戰爭片。
影片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后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
1988年獲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最佳錄音獎。同年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第十一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這是一場關于生命、熱血、獻祭與痛的情懷。嗩吶和紅色兩個充滿中國特色的物件都被張藝謀在電影中發揮到了極致。這個電影最具張藝謀風格的便是他的紅,紅的是九兒的蓋頭,紅的是轎子里伸出的繡花鞋,紅的是高粱地里獻祭天地的九兒,紅的是高粱酒,紅的是血,九兒的血,燒酒伙計們的血,每一個為了守護高密這方土地,這個家而獻出生命的兒女的血。紅的是熱情、熾烈、豐收、希望、生命力,紅也是殘忍、血腥、絕望……張藝謀導演的這部影片,形式大于內容,反思之前的蹉跎歲月的作品太多了,他的作品摒棄了第五代固有的這種風格,轉而是去追求一種野性美,追求一種抗爭精神,在電影中張藝謀用濃墨的群像、磅礴的視聽詮釋了底層人民源源不竭的生命力,以一場避無可避的戰亂凝結了民族文化中張揚的生命禮贊。
無論多么復雜、多么奇幻的故事,往往都只有那么幾個結局,而精妙的情節才是帶來積累的關鍵。一個故事優秀的故事電影有助于編導生對于故事的積累,增長見識了解一個好的故事帶來的震撼以及強大的情緒的感染力,讓我們在統考、校考的編寫故事上有所參考,讓我們寫出精妙優秀的故事來。
好了,看到這里,關于編導藝考方面的問題就全部為大家介紹完了,希望這些內容能對編導生有很大的幫助!如還有其它編導藝考方面的問題,可繼續關注本站了解更多!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