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7-01
參加編導藝考的同學們,肯定都想考上好的大學,而如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自然是第一目標。但是因為編導專業的特殊,又可以細分為其他很多展業,給同學們報考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所以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名校的編導專業的介紹。今天給大家介紹中國傳媒大學。
文藝編導和電視編導雖然名稱一樣。
卻分屬于兩個不同的學院,文藝編導屬于戲劇影視學院。
電編導屬于電影電視學院。
但有一個共同的要求就是文化課要求非常高。
老師比較喜歡文化課分數比較高的考生。
電視編導老師的主要人才培養方向主要是往電視記者,新聞類節目,訪談類節目正能量發展,近幾年想把學生培養為英文的出鏡記者,對于時事熱點的把控度,考英語也是這個目的。
1、面試流程
電視編導的面試是單人面試,兩到三個老師面試一個考生。
進門之前,考務人員讓你抽一個題。
這個題就是時事熱點的背景材料。
把你帶到一個房間里去思考五分鐘,準備好一起到面試考場。如果帶了紙幣,可以寫寫,理理思路。
電視編導的老師比較親和,文藝編導的比較兇(不是絕對的)。
文藝編導的老師為啥會兇呢?
因為他們喜歡強勢的你。
柔柔弱弱的就可以不用報考文藝編導了。
(1)自我介紹
時長1分鐘,對自己的認識,優點長處。
建議表現出對這個專業的熱情和動力。
自己的性格優勢,個人能力,個人興趣愛好。不要過于自夸。
表達個人對專業的優勢。
不要提前寫好,更不要說成稿子背出來。
老師問的都是你自我介紹的延展性話題,針對你這句話可能還會提問什么問題。
創造出一種交流和聊天的氛圍。
回答考官提問:考場準備的文科題庫會更多一點。
提問的知識點都是政治歷史的概念性問題,五大湖。
政治上的臺灣的執政黨。
對于理科生概念,公式。
還有類似于平常能考多少分?
給老師一個北京市的學校作為參考,這個分數在你們那里能上什么學校。高于重本線多少分。
為什么想考這個專業,相對于其他考生你會有什么優勢。
所有進門之前要填一個報名表,個人簡介。
老師可能根據這個上面的提問。
你爸媽的工作,等等。
(2)命題演講:
進門之前,把題目給到你們,帶一支筆。
大綱要寫好,你現在進行你的命題演講吧。
在老師提問完你所有的問題。
準備草稿紙一定要準備思路清晰。
口頭議論文,核心論點的下面有很多分論點。
用你所有的知識面去輔助你的評論,你不僅在就事論事。
而是對這個一類的方面都有把握。耳聽八方。
不要有很多口頭語,“然后”
整個演講過程中要放松自然,落落大方,要進行眼神的交流,自信的表達你的觀點。
關于命題眼睛能抽到的話題,覆蓋面很廣。
科技,政治等各個方面,有點像高考作文。
給到什么東西就說什么東西,如果不了解的話就開始說自己最了解的部分去入手。
電視服裝造型,能想到的記者的工作狀態,非常大氣得體的衣著,利索板正,發型一定要干干凈凈。
特別高中生,把頭發扎起來。
妝容:化妝的不多,打底可以,不要化濃妝。
2、筆試流程
(1)視頻作品分析
重點考察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
這幾年都是電視紀錄片,不是院線紀錄片,注重社會價值和社會意義。
讓我們來看一下近三年的考題:
2014《葉氏兄弟種田記》(三農問題)
1、本片的主題思想是什么?有什么現實意義?
2、該片是怎樣比較分析兄弟二人的?
3、國家應該怎樣解決“三農問題”?
2015《尋找“炎黃”》(好人好事)
1、本片的主題思想是什么?本片有什么現實意義?
2、說說本片的兩三個細節,并說明他們對人物塑造和主題闡述的作用。
3、評價一下主人公。本片引起了你的什么思考?
4、以北半球為例,春夏秋冬有哪些地理事物?
2016《遷移的小鳥》(留守兒童)
1、分析主題
2、現實意義
3、距離故事中的一個人物,并談談你對他的成長經歷和環境的認識
4、辯證分析留守、遷徙的社會成因以及利弊
話題點非常貼切當年話題
14年農民經歷,富裕起來了
15年有個人總是捐錢,匿名炎黃,但是報道片,視聽語言。
拍的也不怎么樣。
考點在于社會價值還有故事的講述方式,怎么樣尋找線索的。
16年講留守兒童
電視紀錄片分析最主要關注的就是故事的線索。
主題的深刻程度,會有草稿紙,做筆記,節省自己的稿紙。
就是我所講過的中山裝記筆記的方式方法。
另外需要關注的電視紀錄片里的哪些表現手法,就采訪,解說詞,音樂等方面進行一個分析,補充性材料等等。
近三年考題都是比較傾向于本片的主題思想以及現實意義,對于紀錄片主題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去表達才是區別學生的最關鍵因素。
影視作品分析的第二小題一般都是讓你選取片子里面最重要的細節去分析,不管分析那個方面,一定要分析出這個細節。
這個手法對于影片主題有什么作用。
考察你對于社會新聞事件的認識和看法,類似于高中政治答題,思路一定要清晰。
總結一下
主題及現實意義,相關現象產生的社會話題;
細節分析,對人物和主題的作用;
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人物作用,從哪些方面塑造);
思考感受類,對事件、社會現象的主觀評價、看法;
文化課類的相關題目(政治、地理)。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