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22-10-19
最近小影收到很多考生給小影的留言,問關于分鏡頭腳本的問題。因為在校考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院校會考分鏡頭腳本的撰寫,例如南藝編導專業的復試每年都會考的分鏡頭改編。今天小影就給大家整理了中影人教育編導學苑老師整理的分盡頭腳本資料,僅供大家參考。
一、編導校考|分鏡頭腳本語言!
以下分為:分鏡頭概念闡述、分鏡頭腳本設計目標、分鏡頭腳本設計的任務、分鏡頭腳本案例參考,以及在最后跟大家講解南藝分鏡頭改寫的真題。(想看真題解析的直接拉至文章后半部分)
1、分鏡頭腳本
分鏡頭腳本是最實用的影視創作腳本,它是在文學腳本的基礎上運用蒙太奇思維和蒙太奇技巧進行再創作的腳本,即根據拍攝提綱或文學腳本,參照拍攝現場的實際情況,分隔場次或段落,并運用形象的對比、呼應、積累、暗示、并列、沖突等手段,來建構屏幕上的總體形象。分鏡頭腳本設計是從文字到影像的預演,是影視思維的具體呈現,是影視導演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
2、分鏡頭腳本設計的目標
分鏡頭腳本設計是導演確定影像風格、劃分段落和場次的創造性工作。導演依據文字腳本加工成分鏡頭腳本,不是對文字腳本進行簡單的圖解和翻譯,而是在文字腳本基礎上進行影視語言的再創造。因此,分鏡頭腳本設計的首要目標是將文字思維轉化為影視思維,構建影片的整體形象。
分鏡頭腳本是各工種之間協調合作的指導書。雖然分鏡頭腳本也是用文字書寫的,但它是可以在腦海里“放映”出來的影像,可在某種程度上展現視聽效果。分鏡頭腳本建構了未來屏幕上的總體形象,使抽象的文字表達變為具體的畫面、聲音、時長、場景等,是創作團隊內部溝通、交流的文本。因此,分鏡頭腳本設計的第二個目標是成為一份拍攝“說明書”,劇組各工種看了這份“說明書”之后,對自己的職責會有更清晰明了的認識。
3、分鏡頭腳本設計的任務
(一)將文字轉化為聲畫組合的表現形式
將文字腳本轉化成一個個具體的可供拍攝的畫面鏡頭,用精練、具體的語言描述出要表現的畫面內容,必要時借助圖形、符號表達,并按順序列出鏡頭的鏡號。
確定每個鏡頭的拍攝方式,如固定鏡頭拍攝還是運動鏡頭拍攝,如果是運動鏡頭,則要標明攝影機的運動方式。
確定每個鏡頭的拍攝景別,如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等。
確定每個鏡頭的時長。
排列組成鏡頭組,并說明鏡頭組接的技巧。
設計相應鏡頭組的人聲。故事類微電影設計相應鏡頭組的對白;紀實類微電影撰寫相應鏡頭組的解說詞。
設計相應鏡頭組或段落的音樂與音響效果。
(二)編寫規范的分鏡頭腳本
分鏡頭腳本通常采用表格的形式,一般按鏡頭號、鏡頭運動、景別、時間長度、畫面內容、人聲、音樂音響的順序等畫成表格,分項填寫。參見文末表格。
鏡號:即鏡頭順序號,按組成微電影畫面的鏡頭先后順序,用數字標出。它可作為某一鏡頭的固定代號。拍攝時不一定依次拍攝,但編輯時必須按順序編輯。
機號:現場拍攝時,往往是用2~3臺攝影機同時進行工作,機號代表這一鏡頭是用哪一號攝影機拍攝。單機拍攝則無須標明。
鏡頭運動:代表攝影機的運動方式,分為固定拍攝和運動拍攝。運動拍攝要標明攝影機的運動方式,如推、拉、搖、移、跟等。
景別:根據所表現的內容和前后組接的流暢,拍攝被攝主體的整體或局部時,要考慮其在畫面中所占面積的大小,可將景別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等。
時間長度:根據表現內容的需要和剪輯風格,決定單個鏡頭持續的時間長度。它既是拍攝和剪輯鏡頭的時間依據,也是預估整體時長、創造段落節奏的重要依據。
畫面內容:用精練、具體的語言描述出要表現的畫面內容,必要時可以借助圖形、符號表達。
人聲:微電影創作中的人聲是對應于音樂和音響的聲音處理部分而言的。在故事類微電影創作中,人聲主要包括對白、獨白和旁白;在紀實類微電影創作中,人聲主要包括解說詞和采訪的同期聲。
音樂、音響:相應鏡頭組的音樂和音響效果,如音樂的漸入、增強、降低、淡出等效果。
以上是分鏡頭腳本的基本格式。可不拘泥于格式,但是對藝考生來說,一個規范的分鏡頭腳本不僅是微電影創作的藍本,也是藝考高分的重要法寶。
好了,看到這里,關于編導校考|分鏡頭腳本語言!的內容就全部為大家介紹完了,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助到大家,如果大家還有編導校考方面的問題,可繼續關注本站了解更多資訊!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