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類專業作為藝術類專業的一種,有藝術類專業對學生的普遍要求,比如敏捷的思維、開闊的視野、一定的藝術積淀和較好的藝術審美等,同時,編導類專業對學生的要求也有著不同于其它藝術類的特性:雜。
總的來說,編導生的知識積累組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文藝常識 2、影視常識 3、文科常識 4、時事常識。下面是中影人教育老師整理的關于這4各方面具體介紹,僅供大家參考。
一、這四個編導文藝常識你知道嗎? 1、文藝常識 文藝常識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從詩詞歌賦、戲劇小說到美術音樂舞蹈曲藝,還包括基本藝術理論體系等等,這是考察學生知識面的重要部分,在編導專業的考試中占的比重能達到40%-50%,在筆試、面試等環節均會考察,可以說,編導考試的一大半都在文常。
在筆試中,文藝常識的考察一般通過選擇題的形式出現,也有部分院校會采用材料分析、論述等形式考察,這種考察一般都設置在初試環節,以中國傳媒大學為例,藝術類專業的初試就是文化素養基礎測試。面試中,文藝常識的考察往往在考官提問環節出現,提問的內容同樣非常廣,比如南京藝術學院在編導類考試中曾經問過的一個問題,“請你談談《史記》和《資治通鑒》的不同”,這個問題考察的就是文藝常識,要回答好這個問題,那需要考生對兩本史書不同的體裁、敘事特點等都要了解,這就需要考生具備扎實的文藝常識儲備。
這里,給大家推薦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張福起主編的《文藝常識》這本書。當然,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還是跟著老師一起學,老師能幫我們分清主次,這樣效率會高很多。
2、影視常識 編導專業是培養影視行業未來人才的本科專業,所以與電影電視的關系也尤為密切,因此,在備考階段,考生必須掌握電影電視的一些基本知識,這樣也能為后期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影視常識包括影視基本理論、影視語言、電影電視史、導演等4個板塊的內容,每個板塊又可以細分為很多不同不同的知識點,以導演為例,就最少包括導演的個人經歷、導演的作品序列、導演的藝術風格等3大內容,這一部分對于大多數考生來說都是完全陌生的,所以建議一定要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學習。
影視常識的考察,在面試和筆試中都有涉及,而尤其以面試中占的比重最大,比如浙江傳媒學院就曾經在編導專業的面試中要求考生闡述賈樟柯的導演風格,這類題目在面試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
3、文科常識 從學科分類的角度來看,編導類專業更偏向于文科,盡管大部分院校實行文理兼收政策,但在歷年考察的比重上,文科知識的占比要顯著高于理科知識。
這是因為影視藝術說到底還是人文學科,從大學培養的角度來看,一個合格的影視類專業學生要有一定的政治、歷史等知識的儲備,從藝考應試的角度看,我們要分析一些影視現象和影視作品,那必須知道當時的歷史背景,比如要說中國第五代導演,那就必須要考慮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和思想解放的社會背景。
當然,這一部分內容的考察往往難度不大,主要考察范圍就是高中文綜所覆蓋的范圍,所以這一部分無須專門復習,只要回歸高中課本,把學校學的東西掌握了,應付藝考也是綽綽有余的。
4、時事常識 編導專業屬于傳媒的一種,而傳媒的關注的重點之一就是社會熱點,所以這也決定了時事的考察在編導類專業考試中要也占據一定比例,這一部分內容主要考察的是學生對社會新聞、熱點話題的敏感程度和對社會現象、文化現象的獨立思考能力。
這一部分的備考建議大家做好兩個方面的準備,第一是要關注時事熱點,這可以通過多看新聞、刷微博等來實現,更為重要的是第二,那就是一定要對這些時事熱點有思考,這里不妨使用記事本,當然通過手機也可以,把一些想法實時的記錄下來,這樣積少成多,一定會對我們考試大有裨益。
編導專業對學生的要求就是知識的廣度,從某種角度說,編導專業備考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事,所以,以上四個方面的知識,考生一定要在平時多注意積累,利用好碎片時間反復復習,每天提高一點點,這樣堅持下去,等到考試時一定會順利很多!
好了,看到這里,關于這四個編導文藝常識你知道嗎?的內容就全部為大家介紹完了,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助到大家,如果大家還有
編導專業方面的問題,可繼續關注本站了解更多資訊!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