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22-03-30
這段話無疑充滿偏見,但這也是大部分人的偏見不是嗎?—— 《寄生蟲》
這部電影的主題:人性
片名叫做《寄生蟲》這也正是電影主角一家的代名詞。
一次偶然的機會,主角一家的兒子進入了富人家當了富人女兒的英語家教老師,然后勾起了人性的野心,他們精心設計偽裝,一家人都成功進入到富人家里工作。
然而劇情并不是一帆風順,富人家里不止他們四個寄生蟲,還有前保姆和她的丈夫藏在地下室里面“寄生”。
而這部劇的主題就是在這兩對“寄生蟲”之間的態度轉變和與富人家之間的一系列反應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就像“窮生奸計,富長良心”,窮也就導致了人性向惡發展的原因,從而導致了“寄生蟲”的產生。
一個典型的底層家庭,父母生意屢次失敗,導致整個家庭負債累累,母親僅為一名家庭主婦,子女都沒有像樣的高等學歷。
一家都是無業游民,住在下暴雨都會把房子淹沒的簡陋地下室里,靠著接披薩包裝盒的工作勉強維持生活。
被寄生的另一個家庭則是典型的上層官僚貴族家庭,父親是社長,母親享受各種名媛生活,一對子女生活優越,住在著名設計師設計的價值1.8億元的豪宅中。
前60分鐘,本片呈現出一種和諧幽默的基調。寄生蟲名字此刻說的正是基澤一家,附著于富人以獲取維持其生存的營養。底層的狡詐聰慧顯露無疑。這里稍顯的有些不合理,富人真的愚昧嗎?大概率不是,恰恰相反可能更狡詐。不過,這是導演的寓言故事,不需爭辯是否現實。
接下來是一段完美的60分鐘蒙太奇,奉俊昊終于露出他的刀子。
類似這樣的對比太多,比如一場暴雨,富人在雨中架起了帳篷,而基澤的家卻被水淹沒。
富人太太在偌大的衣帽間挑選派對服裝,下個鏡頭卻是一群無家可歸的人在領政府派發的救濟衣;上個鏡頭是無家可歸的兒子躺在體育場,下個鏡頭卻是富人的兒子躺在舒適的床上,甚至色調都是從冷色調轉成暖色調,奉俊昊的細節把握實在太強。
本片最妙的戲劇沖擊點是“氣味”,富人三番五次強調基澤身上有一股異味,很難聞,但具體又說不出什么味道。看過的應該都知道這是地下室的氣味、蟑螂老鼠的氣味、底層的氣味。這是上層對底層的歧視,同樣充滿偏見。這里寄生蟲又變成了富人,附著于窮人榨取他們身上的價值來維持其生活。所以究竟誰是寄生蟲?對于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是寄生蟲。
可貴的是奉俊昊導演沒有刻意偏向某個意識形態,只是用一個冷靜的態度表達一種無奈,和電影《殺人回憶》一樣的無奈。前者是尋找真兇的無奈,后者是社會階級矛盾的無奈。
這個電影里每個人的性格都是鮮明的,也有其現實意義。可能這部電影描繪的看似窮人很奸詐,富人很善良。其實不然,就像電影里面的經典臺詞,“不是有錢卻有善良,而是有錢所以善良”這就是現實。
看似細微的舉動,都能成為毀滅一個人的理由。而窮人和富人殘忍的階級對比,看后更是絕對心涼。
生活有太多的無奈,電影里最扎心的感慨“我要是這么富有,我也會這么善良”,太扎心了。
窮人的凄苦,也是一個時代的悲痛啊。
其實貧窮是沒有錯的,內心的貪欲,內心的齷蹉才是錯。
從貪心欺騙到踏實努力,人性的丑陋的自我救贖
“不是有錢卻有善良,而是有錢所以善良”
“你爬了十層,可能才達到別人的地下室”
“一些人究其一生都無法到達羅馬,而有些人出生就在羅馬了”
最后,其實不是社會復雜,而是人復雜。如果人簡單,社會怎么會變得復雜,社會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殊不知,導演的寓言告訴觀眾:其實兩者皆為地獄,這是一個美麗又殘忍、有趣又悲傷的社會。
窮富之間本身并沒有錯,窮可以變富,富也可以變窮,《寄生蟲》這部影片冷靜的講述了,計謀、丑惡、不切實際的幻想,我們在電影中反復看見樓梯,不管是上還是下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而非取巧。
好了,看到這里,關于電影《寄生蟲》的解析就全部為大家介紹完了,希望這些內容能對編導生有很大的幫助!如還有其它編導藝考方面的問題,可繼續關注本站了解更多!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