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21-10-13
編導專業敘事散文寫作要注意什么是很多編導藝考生都關心的問題。今天中影人教育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敘事散文寫作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編導藝考敘事散文寫作要注意什么?
1、審題
審題是寫散文極其重要、極其關鍵的一步,直接決定全篇文章的內容是否符合要求,決定構思能否按正確的方向展開。
藝考生一定要先用足夠的時間對題目做一番審讀、揣摩。在準確理解題意后,再構思運筆行文。
審讀、揣摩的思維過程應包括:
把握題目內涵、弄清相關要求和限制范圍。題目的含義往往是比較豐富,超乎字面的,如《凍雨》 、《墻角樹和孩子》 、《網》 、《亂》 等,它們絕不僅僅是現實意義上的“凍雨”和“網”。藝考生只有細細琢磨出它們的比喻義、象征義,才能準確地把握題目的含義。
審清題目含義必須緊扣題眼(題目中透露出的重點的、寓意的字眼),把握住題目中關鍵性的有效信息。
作文題在“要求”內容對文體、字數、表達方式等,都會作出明確的規定,藝考生必須對此把握清楚,并且在行文中切實遵照執行。
對于某些特殊性要求,雖然不在卷面上列出,但是仍然會在公開發布藝考場守則中提到,如“文中不可出現真實校名和姓名”等,藝考生也不可馬虎大意。文中出現的具體校名、人名等一律要用“x ”代替。
2、立意
審題完畢后,藝考生必須選擇恰當的角度,妥善確立文章的中心和主旨。
具體而言,藝考生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敘事立意要深刻:文章要力求寫出深度,不能僅僅就事論事,羅列和堆砌細節事情,作表層化或一般化地泛泛而談;而要根據題目充分聯想,找出立意深遠、具有代表性的事件,達到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的效果。
主旨立意要新穎:文章主旨貴在創新,因而立意要面向實際,張揚個性,賦予生活氣息和時代精神。藝考生既可以選擇“反彈琵琶”,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見人之所未見,發人之所未發;也可以變換切入角度,角度一新,立意也便隨之一新。立意要鮮明、集中,切不可含含糊糊、模棱兩可。
3、真情
敘事散文寫作本身就應該是一件富有一定情感因素的事情,有了內心真實情感的投入,才會得到讀者真誠的回應。
人生如酒自斟酌,文章似茶隨調和。
一篇好散文的成功之處,就是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敘事散文雖有它自己獨特的一些規定和范疇,但只要是發自內心的文字,誰不為之感動呢?
選材的問題很重要,敘事散文的素材應該來源于我們熟悉的生活,人物和事件都應該是曾經使你產生過心靈震顫或者讓你記憶深刻的,你可以在行文的時候有具體細節上的修飾和加工,但不能失去生活的本來面目。
國學大師余光中先生在《散文的知性與感性》一文中說:“在一切文體之中,散文是最親切、最平實、最透明的言談,不像詩可以破空而來,絕塵而去,也不像小說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隱身衣。散文家理當維持與讀者對話的形態,所以其人品盡在文中,偽裝不得。”
很多同學在寫敘事散文的時候,用情不老實,不是一味拔高,歌功頌德,就是情緒低落,盲目的貶低。其實這是敘事散文行文的大忌。
前蘇聯劇作家維克托·謝爾蓋耶維奇·羅佐夫談自己寫作的經驗,他這樣說:“按照自己心靈的吩咐”。我的理解是敘事散文應該注重個人內心情感的真實抒發和自然流露。
有些考生抱怨自己的閱歷少,寫不出那些波瀾起伏、纏綿悱惻的敘事散文。
那不是真正的原因,本質的原因是你對生活的觀察不夠。好多學生都有這么一個誤解,就是人要產生感情,要表達自己的一些內心的情感,非得以一個比較大的事為依托不行。
其實不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很平淡很簡單的,現實中沒有那么多的生死離別。其實情感并不必須要很大的事件來刺激,很細微的一些小事也能表現出你豐富的情感。
好了,看到這里,關于編導藝考敘事散文寫作要注意什么?的內容就全部為大家介紹完了,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助到大家,如果大家還有編導藝考敘事散文方面的問題,可繼續關注中影人教育了解更多資訊!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