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是個“雜家”,有很多課程要學。寫醫劇的時候,一定要去找醫學專業的資料。寫抗戰劇的時候一定要研究抗戰史,寫軍事、罪行、反腐等等
知識是無窮的,但是方法是可以有規律地遵循的,所以要打好一個扎實的基礎是很重要的。

作為一名編劇主干的課程有
1.編劇概論
2.編劇學
3.電影音樂與音響
4. 表演
5.影視作品鑒賞與分析
6.電影美學
7.剪輯學
8.試聽語言
針對與編劇來說,編,導,攝,剪基本功都要懂,其中寫故事、加工故事的能力才是一名編劇的根本。
但是最有效的編劇學習是什么?不是聽人講什么劇作原則,而是實際操作。也就是說,你不用先往自己的腦袋瓜子里裝上一大堆的創作原則。那樣做就是好比你想學游泳,可是你卻先找了繩子把自己捆綁起來,然后一下子跳到水里。最好的辦法是先找個淹不死自己的地方,淺水灣,下水。當然,如果你身邊有個會水的朋友,讓他稍稍指導你一下,你很快就知道水性了。此后再找合適的高水平的老師,給你糾正一些問題,指出你動作的缺點,你就能越游越快,越游越自信了。

在我看來,藝術是很感性的東西,在更多的時候是憑借著藝術直覺。我們很難說為什么那樣處理,但我只要那樣處理了就會變得鮮活起來。所以學習藝術這個事兒是非要行動起來,對準一個十分具體的東西下手不可。電影編劇是手藝人,是工匠,學會了手藝,有了經驗,才能變成藝術家。我這個師傅不是萬能的,你必須聽我的指導,只有這樣你才能從我這里學點東西。當編劇老師挺難的,難的是他必須有指導創作的實際經驗。你對人家空口說什么“你的思想可以再深刻一點”,“你的人物性格可以再立體一點”。“你的結構可以再合理一點”,在我看來那都是空話,所以就是廢話。我從來不這樣指導學生。我會說:“你的人物心理絕對不這樣想的,他是在掩飾自己的怯弱,所以他說……”“你應該把這兩場戲刪掉,從第三場開頭。”“你這里缺了一場戲,你應該在這里讓他們兩個人安靜下來,什么也不說,就那樣默默地靠在圍欄上,看著燈火斑斕的江面……”是的,我的建議總是格外的具體。也許當時我說不出什么原因來,但是我們總會把原因想明白的。在我看來這樣才是最有實效的教學。

不僅如此一名編劇還要,熱愛戲劇、影視,不投入熱情寫不出什么好劇本。喜歡聽故事更喜歡編故事,這點很重要,因為它關乎一名編劇的故事能力。最重要的一定是文學素養積累,戲劇影視閱片量積累。
所以說編劇是一個雜學的專業,不管是那個行業都要去基本的了解一下,但是實踐也是很重要的,長期大量的閱讀積累也是一門必修課比較不是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天才,所以只能通過不斷的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