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好,歡迎來到中影人教育編導學苑!
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fā)布時間:2020-12-03
眾所周知,在編導藝考中,文藝常識也是考試的重點,所以每年都會有不少編導生會提前了解編導藝考文藝常識重點!為此小編也為大家整理了編導藝考文藝常識重點(戲劇戲曲)!可供大家參考!
一、戲劇戲曲通識
1、戲劇是一種表演藝術(shù),包含四個要素,分別是演員、觀眾、故事和劇場空間。
2、戲劇的基本要素是矛盾沖突,動作是戲劇的本質(zhì),戲劇具有劇場性、假定性、戲劇性和綜合性等特征。
3、世界各國的戲劇都是有古代的歌舞伎藝演變而來。
4、戲劇具有審美功能、娛樂功能、交流功能和教育功能。
5、對戲劇中矛盾的人物關系及其作用的一種概括性描述的是戲劇情境。
6、古典主義發(fā)生在17世紀的歐洲,其創(chuàng)作規(guī)則是三一律,指的是劇中故事情節(jié)、時間、地點三者必須完整單一。古典主義戲劇的代表人物是莫里哀。
7、關于戲劇,文化部設立的政府獎是文華獎,它于2005年起歸屬于中國文化藝術(shù)政府獎,成為它的子項,但保留獎名。
8、中國戲劇獎由“梅花獎”和“曹禺戲劇獎“合并而成。
9、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將戲劇體裁分為悲劇和喜劇兩種,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戲劇家狄德羅提出了嚴肅戲劇的概念,后來被稱為正劇。
10、更貼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可以表現(xiàn)更為復雜豐富的性格與情感的是正劇。
11、歷來被認為是“戲劇之冠”的是悲劇。
12、喜劇分為諷刺喜劇和抒情喜劇。
13、話劇的名稱是1928年由中國戲劇家洪深提議定名的。
1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俄國杰出的戲劇大師,1898年他創(chuàng)立了莫斯科藝術(shù)劇院。他的一整套戲劇教學和表演體系,被稱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其代表作有《青鳥》、《海鷗》、《底層》,藝術(shù)專著有《我的藝術(shù)生活》、《演員自我修養(yǎng)》。
15、布萊希特體系是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創(chuàng)立的,1928年發(fā)表了重要的劇本《三毛錢歌劇》、《伽利略傳》、《四川好人》。
16、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把戲曲一詞作為包括各種中國傳統(tǒng)戲劇的通稱。
17、戲曲藝術(shù)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歌舞,但直到宋代才成為一種獨立存在于發(fā)展的戲劇形態(tài)。
18、中國戲曲的審美特征表現(xiàn)在綜合性、虛擬性、程式性這三個方面。
19、戲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戲劇藝術(shù)。
20、近代各個戲曲劇種大都以生、旦、凈、丑為基本類型,并各有分支。
21、京劇角色分為生、旦、凈、丑,唱腔以西皮、二黃為主,分別適于表現(xiàn)不同的情感。表演講究唱、念、做、打 有機結(jié)合,歌舞并重,程式化的虛擬動作達到了很高的藝術(shù)境界。
22、在舞臺藝術(shù)上創(chuàng)立了中國戲曲劇種中最完整的表演體系的是昆劇,又叫昆曲,它的舞蹈性極強。源于明朝初年的江蘇昆山。
23、流行于浙江、上海以及許多省區(qū)的大城市的劇種是越劇,傳統(tǒng)劇目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紅樓夢》,現(xiàn)代劇目中以《祥林嫂》影響最大。
24、黃梅戲流行于安徽、江西和湖北的部分地區(qū),起源于湖北黃梅地區(qū)的采茶調(diào),以歌舞并重為特色。
25、被戲稱為“驢戲”的是山東呂劇,代表劇目有《李二嫂改嫁》。
26、傳統(tǒng)的填詞制譜所遵的曲調(diào)調(diào)名通稱曲牌。曲牌由來已久,唐宋詞有詞牌,如《浣溪沙》、《虞美人》。
27、戲劇表演的四種藝術(shù)手段是唱、念、做、打,也是戲曲演員的四種基本功夫,習稱“四功”。
28、“五法”指的是手、眼、身、法、步。
29、戲曲演員的基本修養(yǎng)是“四功五法”。
30、舞弄水袖的功夫稱“水袖功”。
31、同光十三絕中包括在京劇發(fā)展史上的幾座豐碑式的人物,他們是程長庚和譚鑫培。
32、四大名旦是: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其中屬于豐碑式的人物的是梅蘭芳。
33、世界三大表演體系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布萊希特體系和梅蘭芳體系。
34、梅蘭芳的代表劇目有《宇宙鋒》、《貴妃醉酒》、《霸王別姬》。
35、南麟、北馬、關東唐分別指周信芳、馬連良和唐韻笙。
二、中國戲劇
1、中國戲劇主要包括戲曲和話劇。戲曲是中國固有的傳統(tǒng)戲劇,話劇則是20世紀引進的西方戲劇形式。
2、中國戲曲萌芽于原始社會的歌舞,在唐宋之際形成,到元代時達到成熟。
3、中國戲曲是多源的,其源頭主要是民間歌舞、民間說唱和滑稽表演。
4、南北朝末年產(chǎn)生了具有戲曲雛形的歌舞戲。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在南方浙江溫州一帶產(chǎn)生了一種成熟的戲曲形式——南戲,也稱“永嘉雜劇”。
6、《琵琶記》的出現(xiàn),標志著南戲創(chuàng)作基本走出了以往鄙俚粗糙的階段。
7、明代戲劇以“傳奇”為主,傳奇一詞,在唐代指小說,在明清指戲曲。
8、被稱為“傳奇之祖”的是《琵琶記》,作者高明。
9、從明中葉的嘉靖到清中葉的乾隆,是戲曲史上的傳奇時代。戲曲的藝術(shù)形式在傳奇時代完全成熟。
10、明代“三大傳奇”是《寶劍記》、《鳴鳳記》、《浣紗記》。
11、“東方曲壇偉人”指的是湯顯祖,明朝人。其被稱為“臨川四夢”或“玉茗堂四夢”的是《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其中以《牡丹亭》影響最為深遠。
12、“湯沈之爭”或“沈湯之爭”指的是以湯顯祖為代表的“臨川派”和沈璟為代表的“吳江派”之爭,它促進了明代傳奇理論的發(fā)展。
13、明初的劇壇上最負盛名的雜劇作家是皇室作家朱有燉和朱權(quán)。朱權(quán)的《太和正音譜》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北曲曲譜。
14、明中葉以后,雜劇以徐渭成就最高,被袁宏道稱為“有明一人”。其所著《南詞敘錄》是中國戲曲史上第一部研究南戲的專著。他的《四聲猿》開創(chuàng)了合幾個不同故事為一本的雜劇創(chuàng)作模式。
15、“蘇州派”的代表李玉,其作品現(xiàn)存“一人永占”,即《一捧雪》、《人獸關》、《永團圓》、《占花魁》。
16、李漁是中國戲曲史上第一個專門從事戲劇創(chuàng)作的劇作家。其作品以《風箏誤》最具代表性。晚年創(chuàng)作的《閑情偶寄》是中國古代戲曲理論的集大成之作。在編劇方面,李漁提出了結(jié)構(gòu)第一的觀點。
17、1790年,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進京,拉開了京劇形成的序幕。
18、京劇在形成過程中,經(jīng)歷了兩次合流,分別是徽秦合流、徽漢合流。辛亥革命前后,京劇成為一種全國性的劇種。
19、正式提出戲曲改革的是梁啟超,他于1902年創(chuàng)作了三部傳奇——《劫灰夢》、《新羅馬》、《俠情記》,正式拉開了戲曲改革的序幕。
20、中國第一個戲劇雜志是1904年柳亞子、陳去病、汪笑儂等人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二十世紀大舞臺》。
21、京劇改革家首先要推滿族劇作家和表演藝術(shù)家汪笑儂。
22、話劇是源于歐洲的一種以語言和形體動作為主要藝術(shù)手段的劇種。它于20世紀初傳入中國。
23、1916年,戲劇家宋春舫在北京大學開設“歐洲戲劇”課,這是在中國高等學校開設話劇課程的開端。
三、外國戲劇
1、世界四大古老戲劇是古希臘戲劇、印度梵劇、中國戲曲、日本能樂。
2、古希臘戲劇是人類戲劇的第一個高峰,亞里士多德的《詩學》是戲劇史上第一部戲劇理論經(jīng)典。文藝復興時期出現(xiàn)了西方戲劇的第二個高峰。
3、文藝復習時期的戲劇以西班牙的洛卜·德·維迦和英國的威廉·莎士比亞為最重要的代表。
4、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戲劇的代表人物有莫里哀、高乃依、拉辛。
5、19世紀初,延續(xù)了兩百年的古典主義戲劇走到了盡頭,雨果的浪漫主義戲劇《歐那尼》上演,標志著新時代的開始。
6、笑劇,喜劇的一種,在15—16世紀上半期流行于西歐,在法國最流行。
7、西班牙人文主義戲劇最完善的代表是洛卜·德·維迦(維迦),其兩部最重要的作品是《狗占馬槽》、《羊泉村》。
8、莎士比亞的反映某主人公“性格悲劇”的代表作品是《哈姆雷特》。
9、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創(chuàng)始人和代表作家是高乃依。他的《熙德》是法國戲劇史上的第一部古典主義悲劇。
10、17法國古典主義戲劇后期代表人物,心理悲劇大師是拉辛。代表作有《安德羅瑪克》、《菲德爾》。
11、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時期最杰出的戲劇家是莫里哀,也是繼古希臘時期阿里斯托芬之后最偉大的喜劇作家?!秱尉印反砥渥罡叱删?,另有著名喜劇作品《慳吝人》、《可笑的女才子》等。
12、18世紀的啟蒙主義戲劇突破古典主義的“三一律”等清規(guī)戒律,創(chuàng)造了新的戲劇樣式,如正劇等。
13、法國的博馬舍以著名的正劇三部曲享譽后世,它們分別是《塞維勒的理發(fā)師》、《費加羅的婚禮》、《有罪的母親》,三部曲的貫穿人物是“費加羅”。
14、德國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同時也是德國民族主義戲劇的奠基者的是萊辛。其最著名的劇作是《愛米麗亞·迦洛蒂》,此作品被譽為德國最杰出的市民悲劇。
15、歌德是德國偉大的藝術(shù)家、哲學家和政治活動家。其以畢生精力創(chuàng)作的詩劇《浮士德》是對歐洲啟蒙運動的藝術(shù)總結(jié),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史詩之一。
16、席勒——18世紀德國著名的劇作家和詩人,以《強盜》和《陰謀與愛情》最為著名。
17、波西·比希·雪萊的浪漫主義作品主要有《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欽契一家》。
18、俄國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戲劇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是《大雷雨》。
19、作品具有“三無”特點,即無主題、無主要人物、無激烈的矛盾沖突,這位俄國偉大的小說家和戲劇家契柯夫。代表作是《萬尼亞舅舅》、《三姊妹》。
20、現(xiàn)代派戲劇主要包括象征主義戲劇、表現(xiàn)主義戲劇、超現(xiàn)實主義戲劇、存在主義戲劇和荒誕派戲劇。
21、梅特林克戲劇的出現(xiàn),標志著象征主義戲劇流派進入了成熟階段。他是比利時著名的劇作家、詩人、散文家。1911年,梅特林克憑借《青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2、1904年,瑞典戲劇家斯特林堡創(chuàng)作的戲劇作品《通往大馬士革之路》,被公認為是第一部表現(xiàn)主義劇作。其也成為表現(xiàn)主義戲劇的奠基人。
綜上所述,關于編導藝考文藝常識重點就全部為大家整理完了,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對編導藝考生有很大的幫助!如還有其它編導藝考文藝常識方面的問題,可繼續(xù)關注本站了解更多!
說明:文章內(nèi)容來源網(wǎng)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