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9-09-12
(圖源網絡,侵刪)
1.框架指的是人們用來認識和闡釋外在客觀世界的認知結構,人們對于現實生活經驗的歸納、結構與闡釋都依 賴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們能夠定位、感知、理解、歸納眾多具體信息。
2.個人框架,它指的是我們每個人在“關于存在、發生和意義這 些問題上進行持續不斷的選擇、強調和表現時所使用的準則”。這種結構和規則來自于受眾過去社會生活經驗的積累、既有的價值觀和態度、行為取向,并導引著受眾個人處理新的信息。
3.媒介框架即媒介機構信息化處理的組織框架,它適用于多種類型的媒介信息生產和傳播過程的研究。這個概念應用于新聞的選擇、加工、新聞文本和意義的建構過程的研究,則稱為新聞框架。
4.媒介框架即媒介機構信息化處理的組織框架,即媒介組織信息處理的認知結構或定性準則,根據這種認知結構或這些準則對信息處理的結果,則體現了一個組織對該信息性質的基本判斷以及其動機、立場、傾向和態度。
5.媒介的框架就是進行選擇的原則—強調、揭示與表述的符號體系。是新聞媒體對新聞事實進行選擇性處理的特定原則,媒介生產者常用它們建構媒介產品與話語,不管是文字的還是圖像的。
6.媒介框架的原則來自于新聞媒體的立場、編輯方針以及與新聞事件的利益關系,同時又受到新聞活動的特殊規律(如新聞價值規律)的制約。這些原則,規定著一家媒體對新聞事件的基本態度和本質判斷。
7.媒介框架存在的必然性:媒介框架能夠使新聞工作者在錯綜復雜、常常矛盾的大量信息中進行迅速而例行的加工與“打包”。它在諸多屬性中抓住事件的若干主要屬性,并把它納入到一定的框架之中。因而成為媒介生產的制度化環節
以上就是傳播學核心概念中的框架理論了,希望以上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傳播學。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