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10-23
這篇文章我們給大家進行電影《嗝嗝老師》的影視藝術賞析,同時也希望能夠通過電影,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正如電影中多說的“卓越不是興趣,而是刻苦”,藝考這條路從來不是捷徑,唯有披荊斬棘,才能成功登頂。
故事劇情
一位患有圖雷特氏綜合癥的奈娜,在幼年時因為病癥是不是會抽搐并發生奇怪的聲音被多所學校拒絕,后來考取了文學學士和理學碩士,證明這只是神經疾病,并不影響智力。
勵志從事教師職業,跟當年求學一樣,被多所學校拒絕。后因曾經接納她的中學緊急缺一位老師,才能走上教師崗位。而帶的這批學生,是來自貧民區的“問題少年”。了解學生、認可學生、發現學生、帶領學生,最終這批學生多數成才。
奈娜也完成了自我的證明。
何為“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前期是承認“材”不同。
這個不同不僅僅是興趣愛好的不同,也是能力、智商等各方面條件的不同。
更多的愿意承認興趣愛好的不同,而不愿意承認能力、智商、經濟等各方面的不同。
因材施教,不僅僅需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也要考慮個人能力、智商、經濟等各方面條件的不同。
《奇葩說第五季》第七期中李思恒對詹青云說話:你底薪的底線,就是我高薪的極限。
中影人藝考的老師們教學過程中發現來自不同地區,從村、鄉、縣、市到省會,文化課稱成績的高低,從200、300、400到500,同樣的課程內容,需要不同的教學方式,不同的教學進度。因為他們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拓展能力,真的不一樣。
有的學生是教怎樣學,有的學生是教學什么,有的學生是教為什么學。
接受能力強又一定水平有自主學習能力的教怎樣學,有方法開頭,內容會自己補充。
沒有一定自主學習能力,但學習比較聽話刻苦的需要教具體的內容,教了大部分都能會。
沒有學習目的更沒有學習計劃的,需要先引導為什么要學習。學習能夠帶來什么。
奈娜老師走訪學生后發現了他們各自的特點,并鼓勵他們運用自己的天賦,聰明地使用它。
而學生懷疑的是:我們能從學習中得到什么?也許能上個研究生,但他已經比我們貧民窟的那些挨家挨戶賣洗滌劑的畢業生賺的還要多。
奈娜老師說:既然你喜歡賭,學習不是讓你做那些合法的,而不是在路邊擺攤子賭博,而是去找個世界上最大的舞臺——股市,學著在股市上下注,也許你就能成為銀行家。但你必須要為此準備,必須要學習。
只要真正想學習了,考上頂尖院校,甚至是一本還是有難度的,但考上二本并不需要費多大力氣。最難的是,做不到真正想學習。
分快慢班是否合理
影片中的中學按照學習程度分為A、B、C、D、E、F班級,當年奈娜老師在C班,最后的F班極為來自貧民區的“問題少年班”。
曾經我也認為教學中分為快慢班是對“差生”的歧視,后來發現,分班才是最接受比較慢的學生一種幫助。
快慢之間的不同教學進度,如果在一起則必須尋求一個最中間的標準,這樣快的學生覺得慢,慢的學生覺得快。如果分為快慢班,這樣跟兼顧各個層次的學生。
畢竟不同學生的求學目的的不一樣的,快的學生更多的是奔著一本,而慢的學生則是二本。
目標不同,行動方式自然不同。
好成績就需要刻苦
除非天賦稟異,好成績就需要刻苦。
影片中A班的學生問,為什么我們(學習過程中)就不能有點樂趣。
老師說:孩子,卓越不是樂趣,而是刻苦。
影片最后戲劇化了表現F班學生奮進取得好成績的過程,這樣就是藝術超越現實的部分。
于現實中,進步從來不像電影中“三五分鐘”的時長就達到目的了。
這個過程需要一個月、一年、十年的努力改變。
很多考生看到別人好像沒怎么學就通過了統考。
注意,統考不是要求你們跟一張白紙一樣,重新學習考察。
應對統考的能力不僅僅是學習藝考才開始的,而是從出生之前就拉開了差距。從小的家庭環境,成長過程中積累的閱讀量、觀影量、旅游量等等造成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差距。
所以不要覺得某一些考生似乎沒有學習,依然可以通過統考。可能他現在沒有學,不見得以前沒有學過,更別說你怎么知道別人背地里沒有學?
而且有些學生的學習效率,一小時頂別人幾小時。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