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9-26
學習編導,視聽語言是重中之重,也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而攝影,作為編導類中的一個考試方向,視覺部分的學習就更為突出和重要。今天,跟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拍攝方向對于作用的影響/作用。想要考好編導類名校,想要考好攝影專業的寶寶們,敲黑板啦!
既然是方向嘛,以被攝物體為中心,拍攝ta的方向就是圍繞ta的一圈,大致可以分為:正面方向、背面方向、正側方向(或者叫:側面方向)、斜側方向(包含前/斜側和側逆兩種)。
正面拍攝
當鏡頭與拍攝主體是垂直的狀態,就是正面拍攝。
正面拍攝很常見,也是最容易掌握的。
我們在拍人物的時候,如果用正面拍攝,就能很完整地體現被攝者的身形、表情,給觀眾很直觀的一種感受。當然啦,在實際拍攝大片的時候,正面拍攝的難度也很大,對攝影師的捕捉能力和被攝者的表情控制等等都要求很高呢!否則,拍出來就是妥妥的游客照了,你們懂的。
而在拍攝建筑物的時候,正面拍攝最利于突出建筑物本身的特質,也便于強調莊嚴隆重,肅穆的氣氛。比如拍一些古建筑,尤其是皇宮、城堡,想要拍出氣勢,試試正面拍攝咯。
正側/側面拍攝
當鏡頭與拍攝主體的側面垂直的狀態,就是正側拍攝。
很標準的正側方向,能強調被攝物體的輪廓,也能刻畫出動態感覺。如果你想拍攝的人物是一個標準的模特臉,五官很突出,尤其是外國人啦(我們都懂,亞洲人的五官普遍扁平,其實不太適合正側拍攝的),那么結合用光,用正側拍攝是很能出大片既視感的。
在拍攝人物中景或多人的時候,正側方向也很適合于表現人物間的情感交流,并能很好地表現某種情節和細節。
背面拍攝
說到背面拍攝,大家可以想想朱自清的《背影》中描寫父親那段。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桔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桔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怎么樣?這一段不僅僅是敘事散文的重點范文,其實也是背面拍攝的很好范例。朱自清對父親這段背影的描述,層層深入,細致入微,給讀者非常強的畫面感。腦海里面的父親背影,給讀者很強的參與感、帶入感,也讓我們能揣測出對方的內心世界。
斜側拍攝(前/斜側+側逆)
其實斜側角度的拍攝在攝影作品中也非常多,也是非常好入手的一種拍攝方向。當被攝者是斜側角度面對鏡頭,往往能表現出更豐富的空間感,讓畫面更富有層次,給畫面更多的形式美。
在拍攝物體的時候,斜側拍攝又非常靈活,有利于表現空間透視感和物體的立體感。
· 加分小知識:
背面拍攝和側逆拍攝,因為不能看到被攝物體的全部,會讓觀眾在心理上產生一種期待,如果被攝物體的全部跟觀眾想象不同,又會因反差造成巨大的戲劇效果。所以,如果想表現更多懸念和想象空間的時候,背面/側逆是很不錯的拍攝方式。 具體例子嘛,大家想想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里那標志性的如花背影殺,初看似溫婉的美女,回眸后……
這就是給大家介紹的4種拍攝手法了,不過要想拍攝出好的作品,除了技巧,還需要多多練習哦!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