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8-28
影片《沉默的羔羊》由美國導演喬納森·戴米拍攝于 1991年。我們接下來就從細節方面對《沉默的羔羊》進行影視藝術賞析
在影片中導演擅長捕捉細微的表情變化來推動故事的發展,這是導演在利用人物心理和冷靜的態度來處理手法和表現驚悚,無疑這種表現遠遠要比血肉模糊,和直接利用血腥畫面來的效果更好,這也為電影史留下了一種新的敘述方式。
雖然影片的場景設置以封閉的室內環境為主,缺乏激烈火爆的動作性,但由于采用了希區柯克式的懸念手法和現代恐怖片的心理分析方法,使得整部影片的情節撲朔迷離,將觀眾引入了一個象征性的人類潛意識的世界。影片通過探索人物心理疾患,試圖探尋當代美國社會恐怖的根源,這使得影片的主題得以深化,寓示了好萊塢文以載道的策略。
導演用了大量的篇幅來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探討人物的心理過程,而幽暗的鏡頭處理、高超的音樂運用和非正面表現的暴力鏡頭,更為影片增添了驚心動魄的緊張氣氛,其藝術手法的運用令人贊嘆不已。對漢尼拔的脫逃這一情節的鏡頭處理更是尤為出色,可稱得上是電影中的典范之作。漢尼拔的脫逃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側面的描寫來加以表現的,光影、色彩的運用更是為影片營造了極其出色的氛圍,略去過程而只展示發生和結果的暴力場面處理更是令人緊張地透不過氣來,比直接表現所能達到的效果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影片最后的開放式結尾更為影片增添了無窮的意韻,僅僅是這一結尾就使影片跨入了更高一層的藝術層次,這也為它沖擊奧斯卡獎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而事實證明這一部影片是成功的。
“《沉默的羔羊》是一部具有復雜的情節和激烈的戲劇沖突的影片,也是一部相當出色的娛樂片。它的藝術性也很為人稱道,那種精神上的對抗、那種“天使和魔鬼”的鮮明對比、那種建立在較緩慢節奏上的內在哲理性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所以它能在電影史上留下一筆”(第 64屆奧斯卡獎評委會評語)。這便是奧斯卡的評語,這更直接的為我們了解和認識這部影片提供了方向。
在影片中貫穿全片的若有若無的呼吸聲、深入地下的牢房、兇手視角等都為該片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最后開放式的結尾更是把觀眾帶入了無盡的想象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