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8-23
前面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電影音樂這個概念,接下來我們就看看電影音樂中的電影原創音樂。
所謂的電影原創音樂,即電影作曲家或者音樂人為一部電影量身打造的音樂,這些音樂包括電影主題音樂,片頭片尾音樂,情節主題音樂,人物主題音樂等,在日本動畫片里人物主題音樂又被稱之為“角色歌“。
當然,我們也看到很多電影的主題音樂或者片頭片尾音樂很可能會用一些現成的音樂作品,比如在成龍主演的電影《火燒島》里,其片尾音樂則是崔健的名作《最后一槍》,但崔健本人并不擔任影片的原創音樂工作,影片的配樂工作與音樂設計由陳志遠擔任。我們所言的電影中的原創音樂是區別一切現成音樂作品的,即使有些現成音樂在影片中地位舉足輕重,甚至比原創音樂更符合一部電影的氣質和內涵,但它仍然只屬于電影音樂的范疇,而非原創配樂。
在香港經典黑幫片《英雄本色》里,出現了《明天會更好》這首歌曲,這首音樂實際上就是電影的主題,《英雄本色》的英文片名即為”A better tomorrow“,這首歌的作曲為羅大佑,編曲為陳志遠,但并非是為《英雄本色》量身打造的音樂主題,但《英雄本色》的作曲家顧嘉輝將《明天會更好》作了純音樂改編,即”tomorrow will be better“,這時候這首音樂則可以被看作是電影原創音樂的范疇。在《無間道》里陳光榮創作的《再見警察》即是一首改編作品,這類改編作品屬于電影的原創配樂。
在這里我們必須知道”形式音樂“與”絕對音樂“的不同,電影原創音樂為形式音樂,即根據一部影片的素質,包括:影片故事、畫面、色彩、節奏、速度、敘事、甚至轉場等因素創作的音樂。即是說一部電影的原創音樂不完全是一種音樂行為,而最主要的是一種敘事行為。因為影片畫面、色彩、節奏等的要求,就需要音樂在風格、類型、配器、動機等等方面與電影搭配起來。而改編音樂是將一首現成作品改編成一首符合電影敘事與動機的音樂,其中的確包含了再創作。絕對音樂是一種不依照電影形式要求的音樂創作,絕對音樂的創作和觸發可能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僅僅一片美景,僅僅因為失戀,僅僅因為抱怨或者不滿等因素都可能觸發一首音樂的創作和完成,但其創作的可能性和延展性要遠遠較電影原創音樂更加寬廣。
因此,電影原創音樂實際上是一種戴著腳鐐跳舞的行為,是有限空間里翱翔的風箏。任何超脫電影主題與內涵而創作的所謂電影原創配樂不論多么好聽,可能都是一種失職的行為。用好聽與不好聽來衡量電影音樂的質量也是一種輕浮的行為。音樂性可被用作評價一部電影音樂水準的一個方面,但不是全部。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