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8-08
視聽語言,字面含義,就是我們看到和聽到的,今天就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視聽語言中的人聲。
“電影思維是用影像和聲音進行的藝術思維。” 早期電影沒有聲音,人稱“不會說話的美女。”1927年第一部有聲片誕生(《爵士歌王》),可謂電影藝術發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波布克把聲音元素總結為以下五項:
①對白、②敘述和旁白、③音響效果、④音樂、⑤寂靜。
第五個“寂靜”非常有道理。“只怨言語淺,不及輕易深。”“語言是蒼白的”生活中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往往勝過千言萬語。
我們通常認為,電影聲音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人聲、音響、音樂。
人聲就是人物的語言,人嘴說出的話;音樂是電影中經過加工的、要通過演奏、演唱才能形成的聲音;音響是電影中除了人聲、音樂之外的所有聲音的統稱。
思考:
1. 電影中的人聲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2. 選一段你認為好的人物對話,講它好在哪里?
3. 如何分析人物對話?
一、人聲的分類
1. 對白(對話):電影中人物之間進行交流的語言。它是電影中使用最多,因此也是最為重要的人聲內容。
2. 獨白:劇中人物在畫面中對內心活動所進行的自我表述。
三種情況: ①以自我為交流對象的獨白,即“自言自語”。 ②對其他劇中人物。如演講、祈禱等。 ③對觀眾。
3. 旁白:以畫外音的形式出現的人物語言。主要有兩種情況: ①第一人稱的自述(畫面中沒有說話的人); ②第三人稱的介紹、議論、評說等。
二、人聲的錄制
電影聲音的錄制主要采取以下三種方式:
1. 先期錄音(前期錄音):拍攝影像之前,先進行錄音。多用于歌舞片、音樂片、戲曲片。
2. 后期錄音(后期配音、配音):影像拍完之后,根據影像的內容,進行配音。后期配音是電影創作中最為常用的錄音方法(常規電影都用此方法)。它往往能使電影的聲音鮮明、突出,具有較強的表現力。
3. 同期錄音:攝影機拍攝影像的時候,錄音機同步運行,錄下影像內容所發出的聲音。由于它具有真實地再現影像內容所發出的聲音的能力,能增強影片的真實感。所以,紀實風格的影片多用此方法。
人物語言的錄制主要是后期配音和同期錄音。另外,人物的語言在影像中出現時在技術上應做到以下幾點:
①人物的語言應與說話人在影像中的口型一致。
②人物的語言的音量的大小,應與說話人在影像中實際上發出的音量的大小一致。
③人物的語言的音量的大小,應與該鏡頭的景別一致。
④人物的語言的音量的大小,應與說話人在影像中他與攝影機的距離一致。
⑤人物的語言的音量,應該隨著說話人在影像中的運動、以及攝影機相對說話人的運動(包括鏡頭焦距的改變帶來的景別的變化)而變化。
⑥人物語言的背景聲音效果,應與影像中的客觀環境的聲音效果一致。如空室中,山中,立交橋下都要有其特點。
三、人聲在電影中的作用
1. 配合影像交待說明推動敘事。
它不應僅理解為“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而是用幾句話交待需要大量影像內容才能表現的內容。如:一個女青年抱著一個孩子走過,一個老太太對另一個老太太說:“瞧,不‘掃黃’成么?!結婚證還沒領呢,就…”
2. 表現人物的心境和情感。
3. 塑造人物的性格。
4. 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作品的主題。主要是指旁白。 如《巴陵竊賊》:“歷史就是這樣,黑白顛倒…”
在編導培訓中,視聽語言的作用非常重要,在閱讀過文章之后,希望大家可以結合一些相關的電影去加深理解。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