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8-06
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攝影攝像技巧是怎樣分別控制人物和背景亮度,且一次拍成?
首先,持續光源的曝光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曝光三要素來控制的,就是通過光圈、快門、感光度來調整。其中任何一個值都可以調整整張照片的亮度,它們之間甚至還可以互相配合,互相抵消,我們稱之為互易律,是互相交換的一種規律。同時呢,閃光的曝光要素是四個,它包括光圈,包括感光度,但是還包括閃光強度(就是昨天說的閃光指數)以及閃光的距離。你看看前者是三要素,后者是四要素,而且前后之間其實只有兩個要素是重疊的,只有光圈和感光度這兩個值是重疊的,還有三個值是不重疊的,就是快門、閃光強度和閃光距離。
持續光曝光要素:感光度 光圈 快門
閃光曝光要素:感光度 光圈 閃光強度 閃光距離
為了幫助大家理解我們假設這么一個場景:我們站在夕陽下,整個世界是被陽光照亮的,它是持續光源,但是鏡頭前方有一個逆光的女生,這個女生臉上基本上全黑,也就是說她臉上全靠閃光來照亮。在這個場景中,如果我們調整了一個重疊的要素,就是比如說放大光圈或者是提高感光度,這個被閃光照亮的女生的臉以及那個被閃光照不到的但是被太陽光照到的整個環境的亮度是同比變亮的。如果你縮小光圈或者是放低感光度,它們兩者也是同比的變暗的。這是調整重疊的要素的一個結果。
調整不重疊的要素會是什么結果呢?昨天說到我們提高快門速度的話它不會影響只被閃光照亮的物體的亮度,也就是說女生的臉是不會變暗的,但是你每提高一檔的快門速度整個環境的光就會變暗一檔,那這樣一來,我們就有了一種聚光燈的效果,人物會變亮這顯然是有利于凸顯主體。
好,現在難點來了。想要這種聚光燈效果,其實我們本質上是在改變閃光照亮的物體和持續光照亮的物體之間的一個光的強度之比,我們改變的是叫“光比”這種東西。那也就是說,除了我們可以用快門速度提高來讓環境變暗以外,其實我們還可以反過來做!我們可以想辦法讓姑娘變得更亮一些。比如說走得更近去閃光或者是開大閃光燈的功率,這兩者都會讓人變亮,但環境又不太變化,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同比縮小光圈和降低感光度,就會把人物降回原來這個亮度來,而且環境又變暗了。
怎樣分別控制人物和背景亮度,且一次拍成?
利用閃光燈和高速快門、小光圈、低感光度可以在白天壓暗背景,將主體和背景雜物剝離開來。
聽上去有點繞,小編再跟大家強調一次:我們想讓人物和背景之間區分開來,本質上是在加大它們之間的光比,所以你可以采取兩種截然不同的做法,第一是讓環境變暗,第二是讓人物變亮。怎么做到的?就是通過調整閃光光源和持續光源不重疊的那三個曝光要素——快門速度、閃光功率以及閃光距離。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知識點。
最后小編想囑咐兩點。第一是姑娘站在夕陽下,哪怕是逆光,她臉上其實也不可能一點持續光源都沒有,但是如果這個時候你的閃光燈夠強或者距離夠近或者是快門速度夠快,那么持續光源的影響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因為閃光的強度已經遠遠大于持續光了。
第二我想回答一下昨天早自習底部的一個同學的提問,他說既然閃光指數是根據感光度ISO100這個前提算出來的,那么如果感光度不是ISO100的話又怎么計算呢?如果感光度提高一檔的話,我們就需要在昨天的這個閃光指數的公式的基礎上把光圈再縮小一檔,或者是讓閃光距離變為之前的1.414倍。這個閃光距離的變化怎么這么奇怪?是因為閃光距離每變化一倍對整個光照強度的影響是成平方比變化的,所以感光度提高一檔的距離是增加1.414倍,感光度如果提高兩檔的話閃光距離就可以變為之前的兩倍遠了,也就是原來是1米遠閃光,現在可以是2米遠閃光了。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QQ:1624823112),謝謝。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