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fā)布時間:2018-06-14
中影人藝考編導學院的老師們在編導培訓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非常多的同學喜歡攝影,最想考入的大學是北京電影學院的攝影系。但是在詢問過后,老師們發(fā)現(xiàn)其實同學只是知道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好。但是具體情況又說不上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要考上北電攝影系。小編先給大家普及一下基本常識。那就是在北京電影學院內,存在兩個冠以“攝影”之名的院系,一個就是我們要說的攝影系,而另一個叫攝影學院。很多學生分不清這兩者的區(qū)別,而帶來的后果就是備考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結果自然不言而喻。這一系一院,雖然都以“攝影”為名,但差異巨大。攝影系主攻電影攝影與導演專業(yè),其正式專業(yè)名稱為“影視攝影與制作”;而攝影學院主攻圖片攝影,其正式專業(yè)名稱為“攝影藝術”。可以同時通俗的理解為,攝影系主要研究動態(tài)影像(電影攝影),而攝影學院主要研究靜態(tài)影像(圖片攝影)。正是這種學科建設上的差異,帶來的是考試方式、考試內容、選拔標準甚至錄取原則上的巨大差異,這值得引起每一個志愿報考攝影系的考生注意!
攝影系簡介
攝影系是北京電影學院最初設置的幾個老牌院系之一,其歷史與電影學院的建校史一樣長。首任系主任為吳印咸先生,這個知識點在往年攝影系初試中會考到。現(xiàn)任系主任為影片《萬箭穿心》的導演王競,這位老師會是你們三試的面試主考官。
提起攝影系,總離不開“王牌專業(yè)”四個字,這并非夸張。縱觀攝影系歷史,可謂星光璀璨大師輩出。張藝謀、顧長衛(wèi)、呂樂、穆德遠、趙小丁、侯勇、寧浩……等大家耳熟能詳?shù)臉I(yè)界大神,皆出身攝影系。他們的成功固然離不開時代的大勢,但攝影系給予的扎實基本功更令其終身受用。很多不明真相的校外群眾,愛將攝影系出身的知名校友,尤其是做了導演的校友歸類到導演系頭上,這是不對的。攝影系的導演產出,無論從數(shù)量還是質量上講,一點都不次于導演系。關于這一點,我在之前的知乎專欄文章史上最詳細的北電導演系備考攻略(完整版)中有過表述。對于有志于投身電影事業(yè)的同學來說,選擇攝影系,是一種比較有眼光的選擇。
更何況,如今的攝影系經過前些年的一系列改革,已經明確的設置了導演培養(yǎng)方向。如果說以前的攝影系畢業(yè)生做導演屬于跨專業(yè),那么今天的攝影系畢業(yè)生做導演,完全可以說是干本行了。
既然提到了攝影系改革,在此多說一些。這些改革始于2010年前后,那一時期,以柯達公司的倒閉為標志,膠片電影時代宣告結束,數(shù)字電影時代全面到來。攝影系積累了數(shù)十年的膠片電影教學體系越來越不合時宜。雖然攝影系早在2010年之前便未雨綢繆開設了“多媒體影像創(chuàng)作”專業(yè),但一切變得太快,對于新時代的適應使攝影系經歷一段調整陣痛期。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2010年最初的幾年,攝影系的招生方式與考試內容堪稱五花八門,僅僅一個電影制作專業(yè)考試就分成AB兩類,2011年甚至還莫名其妙的開了一期視頻工程專業(yè),這其實都是思路混亂的表現(xiàn)。
但自2016年開始,一切都步入正軌,攝影系的專業(yè)名目開始變得簡潔明了,考題質量也有很高提升,考試方式更加科學合理。如今的攝影系在考察吸收國外電影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備且獨立的電影人才培養(yǎng)體系。在清理屏除過去花樣繁雜的專業(yè)名稱和考試方式之后,如今的專業(yè)統(tǒng)稱為“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yè)”,學員在考入攝影系后,先不分專業(yè)方向,統(tǒng)一完成為期兩年的電影創(chuàng)作通才課,內容涵蓋了攝影、導演、編劇、數(shù)字技術甚至表演等諸多課程。進入大三,根據(jù)個人意愿,開始分成“電影攝影”與“電影導演”兩個專業(yè)方向,完成最后兩年的課程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其實正是當下歐美國家電影專業(yè)教學的主流模式(目前電影學院劇組式的院系設置是早年照搬蘇聯(lián)模式的結果)。所以,我前面說攝影系的體系是完備且獨立的。不夸張的講,把目前的攝影系獨立出來,完全可以自成一座小電影學院了。
未完待續(xù)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