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6-07
本報告按照綜合指數進行最終計算排名。綜合指數是以學科核心作者的平均發文量和平均被引頻次為參數的相對指標,數值100代表該學科核心作者的平均水平,學者綜合指數除以100后,代表了學者的成果數與影響力相比平均水平的倍數。
從綜合指數排名看,排名前10名都是耳熟能詳的知名學者。例如,排名第一的是來自于中國人民大學的陳力丹教授,他是新聞傳播學科發文數量最多的學者。陳力丹教授在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被新聞傳播學界尊為“離馬列最近的人”、 “一流的大師”,又被門下弟子親昵地稱作“丹爺”。排名第二的是來自于北京師范大學的喻國明教授。喻國明教授是新聞傳播領域知名專家,一直走在新聞傳播學理論和實踐探索的前沿。目前,喻國明教授是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目前仍在中國人民大學指導博士研究生,最近幾年他發表的科研論文經常署兩個學校。本榜單將喻國明教授在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兩個時期的科研成果進行了合并處理。
清華大學彭蘭教授、南京大學丁柏銓、重慶大學曾潤喜研究員、中山大學張志安教授、南京師范大學靖鳴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鄭保衛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匡文波教授、暨南大學范以錦教授分列3至10名。排名靠前的學者都在學術界具有很高知名度,其學術能力得到學界同仁一致認可,他們也為新聞傳播學科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向這些優秀學者致敬。
從學校分布看,中國人民大學表現搶眼,排名前10學者有3位出自人大,不愧為傳統新聞傳播學科強校,搶眼的數據也是對其學科實力的證明。
排名前50名學者中,有35人來自于985高校,只有15人來自非985高校,其中,清華大學(彭蘭、陳昌鳳、史安斌、李希光、曾繁旭、王君超、李彬)占據7席,中國人民大學(陳力丹、鄭保衛、匡文波、楊保軍、王斌、劉保全)占據6席,南京大學占據3席(丁柏銓、杜駿飛、胡翼青),遺憾的是新聞傳播強校中國傳媒大學未有人入榜。
從被引頻次看,喻國明教授仍然排名首位,被引用次數高達4186;排名第二位的為彭蘭教授(對其在中國人民大學和清華大學兩個時期的科研數據進行了合并處理),被引用次數為3708;陳力丹、曾潤喜、丁柏銓、匡文波、邵培仁、李良榮、張志安、婁策群分列3至10名。
從篇均被引來看,排名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重慶大學的曾潤喜躍升為第一位。據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師介紹顯示:曾潤喜,1984年出生,2011年在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取得管理學博士,現任重慶大學新聞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潤喜研究員是一位年輕的學者,屬于80后學術研究隊伍中的佼佼者,從論文發表期刊分布看,除了在《國際新聞界》等新聞傳播類核心期刊發文外,還在《圖書情報工作》《情報雜志》《中國行政管理》等情報學、圖書館學、管理學等領域期刊發文,代表著一種典型的跨學科研究思維。排名第二的夏雨禾,現為溫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夏雨禾教授近年來研究聚焦于微博傳播和輿情擴散等方面,總體發文數量不算多,但是發文期刊層次比較高,其中2011年發表在《新聞與傳播研究》上的《突發事件中的微博輿論:基于新浪微博的實證研究》成為微博研究的基礎文獻,引用多達172次。彭蘭、謝耘耕、孟建、蘭月新、婁策群、郭小平、李良榮、王國華分列3至10名。
從總發文量來看,陳力丹教授排名第一,總發文量為495篇,核心期刊數量為412;喻國明教授排名第二,總發文量為261篇,核心期刊數量為247;丁柏銓教授排名第三,總發文量為171篇,核心期刊數量為142。
從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量看,陳力丹教授排名第一,共發表論文412篇,喻國明教授緊隨其后,共發表論文247篇,南京大學丁柏銓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鄭保衛教授(據悉鄭保衛從人大退休后,已經出任廣西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南京師范大學靖鳴教授、中山大學張志安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喬新生教授、暨南大學范以錦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劉保全,7位學者核心期刊論文超過100篇。
從基金論文數來看,楊保軍教授排名第一,基金論文數為92,總發文量為111,占比83%;陳力丹教授排名第二,基金論文數為87,總發文量為495,占比18%;張志安教授排名第三,基金論文數為84,總發文量為116,占比72%。
從作者H指數來看,H指數是2005年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物理學家喬治·希爾施提出的。通俗的說,就是一個學者有H篇文章至少每篇被引用H次以上。相比篇均被引有可能造成的“一枝獨秀”,H指數表明的是某學者的“百花齊放”,代表了一個學者的廣泛而均衡的學術傳播影響力。其中,H指數最高的是喻國明教授,其H指數達35,彭蘭、陳力丹、王國華、吳飛、丁柏銓等學者的H指數超過20。
本文數據來源:《中國高校科研成果統計分析數據庫》、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研制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