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導培訓 來源:www.2022ahvc.com 發布時間:2018-05-18
在影視藝術創作中,導演在拍攝之前,要展開想象的翅膀,像畫家一樣,把編劇用文學手段描寫出來的生活圖景物質化。把文學材料轉化為視覺的形象。
那么電視導演要有什么樣的思維特點呢:
一、思維的形象化。
編導外出采訪時,采訪記錄的=和報社的記者會有很大的不同,報社記者往往是以抽象的邏輯思維來進行寫作。而編導不是。編導寫劇本、寫提綱,其特點有點像作家寫小說、寫劇本,寫有形象的作品。導演寫的腳本,哪怕最簡單的提綱,每一句話,都具有形象、動作、聲音這三個特點,要么是勾勒出一幅畫面,要么描繪一個動作(也由畫面構成),要么表達一種聲音(也要配合畫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蒙太奇思維。
但是要注意,電視導演的思維與小說家也是有所差別的。因為導演的思維最終要落實到畫面上,因而是具體的,而作家筆下的形象更多是要通過讀者的想象來勾畫出一個形象。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二、思維的“個性化”
藝術活動是一種創作型勞動,模仿照搬不是藝術,藝術貴在獨特和創新。電視導演的思維應當具有“個性化”的特征,這種特征也就形成了導演的個人風格
三、思維的具體化
“個性化”思維固然是產生一個好作品的先決條件,但是導演的思維是具體的或者說是最后可以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一個個具體事件,也就是情節。
要想情節、細節的真實,電視導演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 編導提供的劇本不能脫離生活脫離實際;
(2) 導演在拍攝中為戲劇情節選擇的場景、道具,包括化妝、服飾必須真實。
(3)演員的形象氣質要與角色相配,一些作品中劇作真實,場景及道具也不錯,但觀眾就是感覺假,這就是演員的形象氣質和角色差距過大的原因。
(中影人藝考編導學院分享)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